XX年规划局工作总结过去的一年,局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人为本的规划行动纲领,开拓创新,真抓实干,规划工作出现了新的亮点,取得了明显成效,赢得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理念体系初步形成。紧紧围绕全市“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总体部署,确立了以人为本的规划行动纲领,明确了规划工作的愿景、目标、追求、宗旨和行动方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规划理念体系,为全局上下凝心聚力、干事创业提供了思想保障。——服务能力全面提高。不断增强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意识,坚持主动服务、靠前服务,简化流程、提高效率,工作规范性和服务效能同步提升,规划的先导引领作用和服务保障职能得到进一步加强。——社会沟通不断深入。首次开展大规模社会调查活动,创办首届副省级城市规划局长座谈会,举办泉城规划论坛,开通泉城规划微博,完成了特邀规划监督员换届和聘请交通规划咨询员工作,公众参与规划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获得了社会的积极回应和广泛好评。——自身建设实现突破。加快转变职能,作风建设年和“治庸治懒治散”成效明显。局系统首次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在全市民主评议中取得行政执法部门第6名的好成绩,获得市以上表彰80余项。局系统竞争上岗、专业技术人才聘任等工作顺利实施,队伍结构更加合理,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全局上下齐心协力,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一)促进城市发展。从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入手,努力增强规划在城市发展多个领域中的引导服务职能。一是服务经济发展。实时调度、扎实推进,全年办理各类业务2084件次,其中:用地许可206件(1513公顷)、工程许可285件(2188万平方米)、规划核实147件(735万平方米),为75个实体经济项目(241万平方米)完善审批手续,项目数量、建筑面积同比增长10.29%和29.77%。积极构建“数第1页共4页字济南”地理信息空间框架,建成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了六区测绘成果全覆盖。二是落实重点项目。全面推进非遗园、西客站站前综合体、火车站北广场等项目规划,为承办“十艺节”提供良好条件。深入开展济西湿地、世茂广场、兴隆片区和济南创新谷等项目策划,城市功能形象进一步提升。三是履行推进职能。按照《全市重点工作推进实施方案》,认真落实4个领导小组、2个委员会和17个指挥部(工作组)交办任务,积极协调推进重点项目规划手续办理。四是保障改善民生。加快推动大金、小董、徐家等12个城中村改造和经四纬十二、经一纬九等20个棚改项目,为17个公租房、经适房项目(125万平方米)完善规划手续;编制《城市交通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组织实施“八大行动”,治堵工作取得实效。(二)加快规划编研。坚持从济南实际出发,初步形成了以法定规划为主线、规划研究为支撑、规划落地为重点的规划体系框架。一是总规报批。积极衔接住建部,完善了住房建设、用地平衡、快速路网等规划内容,国务院正式批复前的各项工作均已完成。二是控规修订。结合基层发展意向和重点项目建设,及时更新了千佛山、美里湖、汉峪等20个片区控规成果,规划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切实提升。三是重点区域规划。先后完成了西部新城、滨河XX县区、北跨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和奥体文博中心区、汉峪商务中心区等30多个重要区域城市设计,规划编制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四是专项规划。完成了消防、人防、环卫、绿地、商业网点等10余项专项规划修编,完善了轨道交通线网和快速路网规划成果,围绕新东站、城际铁路建设开展了大量前期工作,规划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三)提升服务效能。坚持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多措并举促进效能提升。一是深入基层、主动服务。建立区县(市)及平台联系制度,开展现场办公和基层调研21次,研究规划事项40余项、重点项目170余个。二是重心下移、靠前服务。规划审批权下放和分局调整工作全面启动,分局职能进一步加强。深入开展规划服务日等活动,为220余家驻区单位解答疑难问题、提供现场服务,促进辖区发展。三是提前介入、超前服务。为天岳晶体、省电力检修基地等30多个重点项第2页共4页目提供规划预审,确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