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3=8↓5-金山小学数学学科课时目标细化表课题一上8-16、加减混合计算课型授课时间月日教学内容课本第74~75页班级教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情境图并交流感受,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和计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发展学生初步的计算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和计算顺序。根据图意正确列出算式进行计算。教学准备教师:教学光盘、卡片项目环节知识点梳理习题设计与安排主要步骤及措施巩固旧知引入新知连加、连减出示卡片1、5+1+2=10-5-3=6-3-3=3+5+2=2+4+2=8-2-5=9-4-3=4+5+1=2、小朋友们学的不错,今天我们学的知识将会更有难度,那就是把我们之前学的知识都混合在了一起,你们想不想学呢?主动探究获得新知加、减混合教学例14师:小朋友,从刚才的动画片中,你看到了什么?在小组里说一说。问:谁看出来了这幅图画是什么思?原来车上有几个人?下去几个?又上来几个?现在车上有几个人?先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指名学生说:原来车上有7个人,下去2个,又上来3个,现在车上一共有8个人。学生边说师边板书:723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原来有7个人,下去2人,下去应该用什么方法呢?就是用7个人减掉2个人,后来又上来3人,又上来应该用什么方法呢?(板书:7-2+3=)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学生反馈,板书:提问:“5”在题目中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一起说一说计算过程:先算7-2=5,再计算5+3=8,所以7-2+3=8。谁能用一句话来说说加减混合算式是怎样计算的?(从7-2+3=8↓5左往右依次计算)巩固练习实践应用看图列式想想做做1想想做做2想想做做4可以先让学生看左图:原来有6棵树苗,又拿来了2课;这些树苗已经栽了3棵,还剩下5棵。然后让学生连贯的说说图的意思,并根据图意填算式、算得数。(1)学生交流图意,在书上完成填空。(2)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集体交流。弄清图意,学生独立完成总结评价这节课你学了什么?拓展提高想想做做5出示情境图。谈话:大森林里有猴子、熊猫和兔子。你准备列一个怎样的算式?先自己写出算式,再在小组里说一说算式所表示的意思,然后全班交流。课堂作业强化计算想想做做3、6学生独立完成、注意书写规范、集体纠正板书设计:加、减混合练习反馈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