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知识结构二、考点梳理第1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一)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变革与成熟的过程1、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变革“刀耕火种”或“火耕”(最初)→“耜耕”或“石器锄耕”(距今七八千年)→出现青铜农具,懂得简单的农业生产技术(排灌、除草、施肥、治虫)(商周时期)→铁犁牛耕(战国时期)2、耕作方式的成熟——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发展阶段耕作技术工具耕作制度农作物农书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开始发展,使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垄作法→代田法→区田法耧车、犁壁、耦犁连年种植制、两年三熟制《汜胜之书》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农间作、套作复种技术《齐民要术》明清的徽商与晋商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土地制度的演变小农经济的艰难成长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素称发达的古代手工业高超的冶金技术享誉世界的制瓷业异彩纷呈的丝织业古代商业的发展——————商人的出现和商业的兴起宋元商业的繁荣业生产技术日臻成熟隋唐时期,农业生产技术继续发展,江南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水稻育秧移栽技术曲辕犁宋元时期,精耕细作技术进入全面成熟时期稻麦复种制耧锄粟、麦;水稻;占城稻;棉花明清时期,精耕细作农业继续发展施用饼肥,出现套耕法两年三熟制.三年四熟制.一年两熟制.一年三熟制玉米、甘薯;棉花、茶叶、油料(二)知道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构成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2、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井田制(三)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并能举出典型史实加以说明(如《世纪金榜》P118“黄梅戏题”P120材料解析题)【史论共享】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参考《世纪金榜》P118(四)认识到古代中国以先进的农业文明闻名于世,小农经济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第2课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3、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春秋时期确立:战国时期演变:屯田制(三国时期)→均田制(北魏、隋朝、唐朝前期)衰落:明朝后期——李自成起义军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一)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在纺织、冶金和制瓷等部门的发展成就1、冶金业(1)冶铜:①新石器时代;②夏朝;③商周时代;④春秋战国时代(2)冶铁:①西周晚期;②战国时期;③东汉(3)炼钢——16世纪以前一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①春秋晚期;②魏晋南北朝时期;2、制瓷业——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①商朝;②东汉;③唐代(外贸);④宋代;⑤元代;⑥明清(外贸);3、纺织业(丝织业)——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①距今五六千年;②商代;③战国时期;④汉朝丝绸之路开通后;⑤明清时期(二)了解古代手工业多种经营模式,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点1、了解古代手工业多种经营模式: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的出现时间及定义2、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点:见【史论共享】(三)欣赏精美手工业品,体会工匠的创造性智慧,感受古代中国文明成就的辉煌,培养爱护文物的意识:看书上手工业品插图(包括文字介绍)及相关的【学思之窗】【历史纵横】【资料回放】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一)概述古代中国在“市”的形成与发展、商业都会的兴盛及著名商帮等方面呈现出来的商业发展概貌1、“市”的形成与发展:(1)形成:①原因;②“市”的设立(2)发展——隋唐:长安城内东市、西市,坊、市分置,唐朝后期坊、市界限逐渐被打破;农村集市→宋元:买卖时间限制打破;早市、夜市;2、商业都会的兴盛——西汉:长安、洛阳、临淄、宛、成都→隋唐:黄河流域的长安、洛阳;长江流域的扬州、益州→元朝:大都、杭州、泉州3、著名商帮——明清的徽商与晋商①兴起原因;②徽商与晋商的经营(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见【史论共享】(三)描述古代商业发展的一些经典场景。感受商业的流动性与活跃性:如P18【学思之窗】;P20【历史纵横】第4课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一)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的基本含义及其影响1、“重农抑商”政策(1)基本含义:P23第2节,包括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