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7知法、学法、守法、用法,与父母、老师相处(背)一、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③以守法为荣以违法为耻,是我们应树立的价值标准。5、违法行为的含义及类别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1)行政违法行为就是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2)民事违法行为就是违反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3)刑事违法行为就是违反刑法的行为。6、(1)犯罪的基本特征第一,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第二,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第三,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刑罚当罚性,是犯罪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性的必然后果。7、为什么要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意义/重要性/必要性/义务/责任)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既保护自己健康成长,又维护法律尊严和社会稳定。8、未成年人应如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答:①提高警惕。保持高度警惕是避免侵害的前提。②运用智慧保护自己。③积极争取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保护。④求助法律和有关部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⑤敢于打官司。二、与父母、老师相处1、为什么要孝敬父母?①父母理应受到孝敬:父母赋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②我们应该以爱回报:父母为家庭作出了贡献,为我们付出很多,他们应当得到爱的回报,理应受到我们的孝敬。③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们要弘扬这一优良传统。④子女孝敬父母既是道德义务又是法律义务。2、怎样孝敬父母?孝敬父母要落实到具体行为之中,要从小事做起。爱父母,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孝敬父母需要付出,但得到的是甜蜜。对父母的孝敬不是古代的愚孝,不是盲目的顺从,是在平等基础上对父母的孝敬。3、新型师生关系: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在这种关系中,师生之间人格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学习、教学相长。老师是我们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我们的朋友。4、中学生应该如何与老师相处?(如何处理好与老师的关系)(1)主动沟通是一切交往的前提。(2)掌握与老师沟通的方法:①从老师的角度看问题。②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③原谅老师的错误。(3)掌握与老师交往的礼仪:①礼貌待师②注意场合③勿失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