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六)(扫描版)高二月六语文答案2020.51、D解析:D却,表转折关系的连词。A而、且,表并列关系的连词/地,表修饰关系的连词。B他,代词/语气助词,无实义。C却,连词/就,副词2、D解析:引用论据是为了论证观点。3、B解析:B项“捐”的意思是“放弃”。本题考查文言文中字词的理解。4、B解析:参见课文第二段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5、D解析:D项为被动句,其它均为状语后置句。6、C解析:盘庚是商朝君主,迁都不仅为避免自然灾害,也为了实行教化和避免政治纷争。7、C解析:军营没有“叛乱”,“噪”是“大肆喧哗”的意思。8、D解析:大夫死曰卒,士死称不禄9、A解析:①所叙述内容是柳子厚的曾伯祖所为,③体现出柳子厚仕途坎坷,⑥叙述内容是其他人为。10、B解析:此处“戌”是用作纪年。11、C解析:A.“路大荒最初……接触”于文无据。B.“山东省非常重视蒲松龄著作的……保护工作”错,原文是“政府十分注重文物与文化遗产的整理、抢救和保护工作”。D.曲解文意,原文是“路大荒天资聪颖……有很深的造诣。如绘画,曾赢得张大千……赞许”,并不是因“无论是默存自守……宠辱不惊”而赢得名家的赞许的。12、答案:①少年时期,师长的熏陶激发了路大荒对聊斋学的兴趣,奠定了他一生的追求方向。②青年时期,邓国瑾的指点迷津让路大荒深有感悟,坚定了他研究聊斋学的信念。③路大荒是蒲松龄的同乡,具备搜集整理聊斋文献的得天独厚的客观条件。④路大荒对事业成功需要付出的艰辛努力有着清醒的主观认识。⑤路大荒默守自存、不计功名、博学多才、执着坚毅,这种德行修养有助于他潜心治学。⑥政府及中外众多专家学者的支持与帮助。(答出一点得一分)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成就路大荒“网罗三百载,集聊斋之大成”的美名的原因,也就是他能够取得成就的原因,主要从传主自身的内部原因和别人的影响等外部原因两个方面分析即可。13.A解析:A项,“会昌初致仕”,“致仕”如解释为“做官”,则与语境不合,文章第一段最后说的是“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意思是“唐文宗即位后,下诏升任白居易为刑部侍郎。会昌初年辞职回家,最后死在家中”,“致仕”意思是“辞官归家”。14.C解析:C项,两个“其”都是代词,他。A项,“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于”是介词,给;“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于”,介词,在。B项,“久之,转中书舍人”,“之”,放在表时间的词语后面,是音节助词,无实义;“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之”,放在动词后,是代词,他。D项,“与刘宾客齐名”,“与”,连词,跟、同;“与生彘肩”,“与”是动词,给。15.B解析:“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首先将句子带回原文,结合文意理解大意,“很长一段时间后,又调任中书舍人,主管制定朝廷的政令。有一年河北发生暴乱,朝廷出兵无功,白居易又向朝廷进谏,没有被采纳,于是请求外调,担任了杭州刺史”,圈出句子中的名词和代词,如“中书舍人”“河朔”“兵”“事”“杭州刺史”等,然后依据语法关系进行排除,“转”是表官职变动的词语,“中书舍人”是官职,是专有名词,AD项,把“中书舍人”拆开了,故排除;“乱”是说“河朔”的情况,故“河朔”与“乱”不能断开,排除C项,故选B项。16.D解析:D项,“儒、释两家思想的影响,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错误,从文中来看,如第一段“初以勋庸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第二段“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尝科头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由此可知,他“独善其身”,信奉佛教,是在他仕途失意之后。17.(1)顾况是南方吴地人氏,自恃才华,很少有他推荐认可的诗人(或诗文)。(译出判断句1分,“恃”1分,“推可”1分,补充宾语“诗人”得1分,大意正确1分)(2)(白居易)被重新任用后,(由于)遇到的又都是年少君主,(所以)做官的心情顿时消沉。(补充出主语1分,“仕情”1分,“索寞”1分,大意正确2分)参考译文: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他在年近二十名声未起的时候,(有一次)去京城游玩,拜见(当时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