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讲近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A组基础过关题组非选择题1.(2017江苏徐州三模)【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影响重大而深远。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俄国,“解放”农民的是地主自己,是专制沙皇的地主政府和它的官吏。……在俄国,农奴制崩溃以后,城市的发展、工厂的增加、铁路的修建越来越快了。农奴制的俄国被资本主义的俄国代替了。……农奴被新一代的农民代替了。这新一代农民常常外出做零工,他们在城市里从流浪生活和雇佣劳动的痛苦经历中学到了一些东西。在大城市中,工厂里的工人人数日益增加。工人渐渐联合起来,展开反对资本家和政府的共同斗争。——摘编自列宁《农奴制崩溃的五十周年》材料二改革决定之所以非常复杂,就是因为它是官僚机构的改革方案。地主方案很简单,一切土地归地主。农民方案很简单,无须赎买,就得到全部土地,唯独专制制度的方案带有妥协性,错综复杂。没有政府的参加,这个方案就无法实现。……无论从哪一方面去研究1861年的改革,我们都可以发现,这是一条在所有可能向新制度发展的道路中最缓慢的道路。——《俄国一八六一年“伟大改革”的内幕》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地主“解放”农民的主要原因。据材料一,归纳列宁对农奴制改革的认识。(4分)(2)据材料二,说明“专制制度的方案”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实施这一方案的具体措施。(4分)(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61年改革为什么是“一条在所有可能向新制度发展的道路中最缓慢的道路”。(2分)答案(1)社会矛盾激化;维护统治。(2分)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推动近代化进程;改变阶级关系,推动工人运动兴起。(2分)(2)方案具有妥协性;政府自上而下推行。(2分)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农奴赎买份地。(2分)(3)农民遭受沉重剥削;保留大量农奴制残余;保留沙皇专制统治。(2分,任答两点2分)2.(2018江苏南通等七市三模)【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明治政府推行的地制改革是日本近代化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呈现出与西方不同的个性特征。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日本地制改革始于1869年,明治政府将各藩领主所辖版图(土地)和“户籍”(人民)收归中央。伴随着地制改革,政府着手进行税制革新,新地税的税率固定为地价的百分之三,一律交纳货币,保证了政府财政收入的稳定。由于地税改革,农民有了人身、移居、职业的自由,不再被紧紧地束缚在土地上了。——摘编自汤晓黎《日本明治政府地税改革探析》材料二明治政府地制改革大大增加了只收佃租不事经营的寄生地主的剥削收入。剥削佃租的半封建寄生地主在日本百般受到扶植,拥有强大的势力,对军国主义的一切举措坚决拥护。包括佃雇农在内的上千万农民的生活仍然十分贫困,直接造成了国内市场的极端狭小和资金匮乏。改革后农民的抗争反而更加高涨。——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政府实行的地制改革举措,分析这些举措对日本经济近代化的积极影响。(5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明治政府的地制改革对日本社会长期发展的不利因素。据此,请你谈谈从中得到的农业改革启示。(5分)答案(1)举措: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地税改革。(2分)积极影响:农村商品经济得到发展;为国家工业化提供资金保障;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3分)(2)不利因素:农村阶级矛盾尖锐;导致军国主义基础深厚;日本对外扩张的欲望强烈。(3分)启示:改革要兼顾农民利益;改革要扫除落后生产关系。(2分)3.(2019江苏徐州模拟)百日维新是中国近代政治改革的一次重大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光绪帝下谕旨取消各衙门堂官对司员士民上书的审查权后,短时间内上书次数猛增至三百多人次。他们中的大多数不了解公文程式,开出了长长的救时方,建策往往同时包含军事、政治、外交、社会、财政等诸多方面。然而,正是他们的参与,使得戊戌变法有了更大的展开面,波及更多人的内心。方案种种,对策多多,却没有一条清晰的改革思路,对彼得、明治的模仿也只能是外貌,而不详其真精神。——摘编自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材料二法之为用,其先后缓急,当视其所遇之时。时安则局缓,时危则局急。而中外风气,号为讲求时务者,皆务搜求新异之说,以为迎合上意之具。臣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