萃取与分液海洋植物如海带和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室里从海洋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某化学兴趣小组将上述流程②③设计成如下图所示操作。已知过程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KI2KCl+I2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提取过程①③中实验操作的名称:①________,③________。(2)四氯化碳是________色、密度比水________的液体。F中下层液体的颜色为________色,上层液体中溶质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3)从F中得到固态碘还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4)在灼烧过程中,使用到的实验仪器有(除泥三角外)________。①试管②瓷坩埚③坩埚钳④蒸发皿⑤酒精灯【答案】(1)过滤萃取(2)无大紫红(或紫)KCl(3)蒸馏(4)②③⑤(4)给固体物质加热灼烧时用到坩埚、坩埚钳和酒精灯。解题必备一、萃取、分液1.萃取(1)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方法。(2)从溶液中提取溶质的溶剂称为萃取剂。2.分液(1)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操作。一般分液都是与萃取配合进行的。(2)主要仪器:分液漏斗和烧杯。3.萃取、分液的操作过程(以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I2并且分液为例)(1)查漏: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查漏。(2)装液方法:用量筒量取10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中,然后再注入4mLCCl4,盖好玻璃塞。现象:液体分层,有色层在上层。(3)振荡方法: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使两种液体充分混合。(4)静置方法: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现象:液体分层,上层:无色,下层:紫红色。(5)分液方法: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拧开,使下层液体慢慢沿烧杯壁流下;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二、萃取、分液的注意事项1.选用萃取剂时必须满足的三个条件(1)萃取剂与溶剂(通常为水)互不相溶。(2)萃取剂和溶质不发生反应。(3)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其在溶剂中的溶解度。2.分液的注意事项(1)分液漏斗使用的第一步操作:检查是否漏水。(2)操作注意事项——“三防止、两保证”。注意事项目的振荡过程中要不时旋开活塞放气“防止”分液漏斗内部压强过大发生危险分液时要先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保证”分液漏斗内大气压与外界相同,使液体顺利流下分液时要使分液漏斗的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防止”液体飞溅待下层液体恰好流尽时及时关闭活塞“防止”上层液体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保证”上层液体尽量少地沾附下层液体学霸推荐1.在使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时,正确的操作是A.上层液体经漏斗下方活塞放出B.分离液体时,将漏斗拿在手上进行分离C.分离液体时,分液漏斗上的小孔与大气相通时打开活塞D.分液漏斗中盛装的是液体,振荡后不必扭开活塞把气体放出2.下列关于CCl4用于萃取碘水中的碘的理由不正确的是A.CCl4比水重B.CCl4与水和I2均不反应C.CCl4与原溶剂水互不相溶D.I2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得多3.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③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A.分液、蒸馏、萃取B.萃取、蒸发、分液C.分液、萃取、蒸馏D.蒸馏、萃取、分液4.用四氯化碳萃取碘的饱和水溶液中的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B.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C.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呈紫红色D.分液时,水从分液漏斗下口流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从漏斗上口倒出5.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酒精、苯、CCl4、煤油都是有机溶剂,有机溶剂之间大都能互溶;碘(I2)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其溶液呈紫色;溴(液溴)的性质与碘相似,其溶液呈橙色。(1)下列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是。A.液溴和CCl4B.酒精和煤油C.CaCl2溶液和Na2So4溶液D.苯和蒸馏水(2)在酒精、苯、CCl4、NaCl溶液、蒸馏水五种试剂中:①能把碘单质从碘水中萃取出来的是,进行分液之后_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到纯净的碘单质。②能把溴从溴水中萃取出来,并在分液时溴从分液漏斗下端流出的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