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治疗《摇篮》学科:艺体年级:高年组A【教学内容分析】:戏剧治疗课《摇篮》,是动作治疗的内容,并且属于涵容活动,既包括身体方面的涵容,也有空间方面的涵容。涵容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跟自己的身体建立关系,同时和其他学生的身体建立关系,并让学生感受自己被其他人或物包涵、宽容的感觉。从而拓展自己的身体动作,提高控制身体和调节情感的能力,建立与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学情分析】:A类学生:这类学生具备较强的表现能力和肢体协调性,能够准确地模仿出别人做出的动作,但是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不能够即兴地进行动作创作,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B类学生:这类学生肢体协调性较好,具备较强的模仿能力,能够根据老师的指令或示范比较正确地做出动作,但是不具备创编或即兴做动作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较强。【教学目标】:1.协助学生进行“摇篮”的涵容活动,感受涵容的身体含义。2.协助学生感知自己身体的变化与他人之间身体的配合。3.提高学生对身体和情绪的控制能力。【康复目标】:协助学生跟自己的身体建立关系,同时和其他学生的身体建立关系,并让学生感受自己被其他人或物包涵、宽容的感觉。【教学重点】:进行“摇篮”等涵容活动,感受涵容的身体含义。【教学难点】:感知自己身体的变化与他人之间身体的配合。【确立重难点的依据】:由于学生缺乏进行动作治疗的经历,而且对于自己的身体不够了解,部分学生更是与自己的父母缺少互动和沟通,更有的父母对于孩子过度保护,孩子缺乏与他人之间的身体互动,接收身体信息量匮乏,所以,运用涵容的身体活动协助学生感知自己身体与他人之间身体的包涵与宽容的感觉。【教学准备】:创造性戏剧活动音乐集中的音乐。【教学过程】:1环节一:暖身活动《打招呼》。【设计意图及应用策略:运用简单而直接的暖身活动帮助学生尽快进行上课的状态,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消除师生之间的距离感,建立融洽的关系,为主活动奠定良好的环境和情感基础。】大家围站成一个圆圈,有一个开始用自己身体的其中一个部位与大家打招呼,要求是不同的部位,例如:可以用摆手打招呼,可以晃动肩膀打招呼,也可以踢腿打招呼等等。预设生成:学生在做动作的时候,容易出现害羞、恐惧,拒绝表演的现象,也可能会出现单一地模仿别人动作的现象。解决策略:教师要及时的进行启发和提示,或者辅助教师协助学生进行完成,带领学生进行感知和创造,体会身体变化的过程,丰富学生的经验。我的补充(此栏空白。供每名教师在二次备课时补充)环节二:主活动《摇篮》。【设计意图及应用策略:帮助学生跟自己身体建立关系,同时和其他人的身体建立关系,并让学生感受自己被其他人或物包涵、宽容的感觉。】1.在轻音乐的伴奏下,一名教师一名学生,教师坐在地垫上,学生坐在教师的腿上,教师用双手从学生身后环抱着学生,左右地进行摇晃,进行数次之后,也可以鼓励学生闭上眼睛。2.在进行了“摇篮”活动之后,进行“摇木马”、“翻筋斗”等身体涵容活动,“房子”、“蜗牛”等空间的涵容活动。预设生成:学生起初会比较腼腆,不好意思,在进行活动时不够放松,对于身体的涵容活动理解得不够,有可能会对他人不够信任,产生排斥。解决策略:在活动之前,主讲教师要与辅助教师进行准确的示范,让学生明确活动的形式和意图,并在活动中充分使学生感受到放松,对他人产生信任,进而充分地理解活动的内涵。2环节三:学生谈体会和感受。【设计意图及应用策略:让学生进行回顾、感悟、反思。可以让学生发自内心的说一说自己的活动收获和感悟,一方提高了学生的活动参与意识,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1.回顾主活动的规则,同伴之间的互动,音乐、动作的变化。2.谈谈在活动中自己的体会,同伴在做动作的时候,自己是怎样想的,听到音乐自己有怎样的想法,心情是怎样的,你感受到对方怎样的心情。预设生成:学生沉默,语言匮乏,不知道如何进行表达。解决策略:教师要做好提示和启发的作用,可以将主活动拆分成几个环节来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分析、说感受,可以从词语到短语,再到完整的句子。我的补充(此栏空白。供每名教师在二次备课时补充)【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