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一中(高)2015级2015-2016学年上期第15周历史试题一、选择题(4*18=72)1.1878年5月,俾斯麦提交的“反对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草案遭到帝国议会否决。不久,按照俾斯麦的要求,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重新选举。10月19日,新一届帝国议会以221票对149票通过了该法令,经皇帝批准,21日起法令生效。这反映了当时德意志帝国A.首相有权力解散帝国议会B.皇帝只有形式上批准法律的权力C.帝国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D.联邦议会没有任何立法权2.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出,……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此规定体现法国政权的特点不包括()A.内阁不对议会负责B.实行民主共和政体C.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D.体现了分权的原则3.俾斯麦在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统治时期具有很大的权力,甚至有人说他才是普鲁士乃至德意志权力最大的人。俾斯麦掌握大权的主要原因是()A.当时普鲁士国内外局势的需要B.国王的信任C.专制政体的存在D.具有卓越的政治头脑4.“这份文献在当时是极其进步的,对西方君主制和共和制都适用。以下文献中符合这一评价的是()A.《论法的精神》B.《权利法案》C.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5.为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参政打开方便之门的事件是()A.《权利法案》的颁布B.《三年法案》的颁布C.《王位继承法》的颁布D.1832年改革法案的通过6.根据德国1871年宪法,皇帝权力几乎不受任何限制;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权力不仅受到议会的制约,还受到内阁部长们的制约。下列有关两者差别的原因分析最为合理的是()A.维护统一成果是德国当时的重大历史任务,防止君主势力的复辟是法国当时的重大历史任务B.维护封建主义统治秩序是德国迫切的政治目标,防止资产阶级内部争权夺利是法国当时的政治目标C.维护德国军国主义传统是德国统治者的主要动机,平息共和派的不满情绪是法国君主派的主要动机D.实行君主专制符合德国各阶级的政治利益,实现普选权是当时法国各阶级的共同目标7.有人将英国政治制度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尊严的部分”,一是“效率的部分”。“尊严的部分”具有激发和保留人们崇敬之心的功能,它使政治制度获得了权威和动力,而“效率的部分”是对这种权威的现代运用。“尊严的部分”“效率的部分”分别指的是()A.君主制和共和制B.君主制和议会制C.立宪制和共和制D.共和制和议会制8.伏尔泰评论某国政治时说:“这个国家的人民曾抵抗过其君主,遂使君主的权力受到节制。他们建立了一个明智的政体,使其君主有能力做好事,而无法做恶事。”材料中的“这个国家”应该是()A.17世纪的英国B.18世纪的美国C.18世纪的法国D.19世纪的德国9.下列有关德国1871年宪法和法国1875年宪法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议会是立法机关B.国家元首有权解散两院C.议院由两院组成D.国家元首有权任命内阁成员10.下列关于美国联邦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联邦议会参议员按人口比例产生B.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之间是上级与下级的关系C.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发生权力冲突由联邦最高法院依据宪法裁决D.各州在行政不能保持一定的独立性11.拿破仑既是革命成果的绞杀者,又是革命成果的继承者,下列措施明显绞杀革命成果的是()A.发展教育B.严格控制社会舆论C.打击反法联盟D.颁布《拿破仑法典》12.近代史上,英、法、美、德都建立了代议制民主,其主要的共同点是()A.国家元首都拥有行政实权B.内阁成员都由选举产生C.议会都拥有立法权D.政府首脑都对议会负责13.美国宪法第十四条修正案原文:“任何一州未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但是19世纪后半叶最高法院把修正案中的“任何人”解释为任何“法人”。这样解释所产生的影响是()A.社会公共利益得到宪法保护B.启蒙思想成为宪法理论来源C.维护产权成为司法判决核心D.私人垄断发展获得法律保障14.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法官任职终身,除因违法失职经国会弹劾程序予以罢免之外,总统和其他机关均不得任意将其免职。”这一规定的主要用意是()A.防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