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普及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科学技术普及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一、农村科普工作的现状,成效和问题(一)现状和成效1.科普工作网络健全。科协组织并设有兼职科协秘书长,科普协会。2.科普宣传活动丰富多彩。一是广场科普活动,每年科普日,科技活动周,科技三下乡等活动已成为科普活动的重点活动。二是阵地科普活动,在电视台开设了科学时刻,广播电视台中开设了科普园地,报纸上开设了科技科普之窗,科普板块,科普画廊。3.基层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我们一直把创建省市级基层科普示范单位,农业科普示范基地等活动当做向广大群众进行科普宣传的有效形式来抓,取得了较好的成效。4.科技培训成效显著。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列入政府“一号实事工程”,大力开展“送训下乡的就近式培训”,“满足个性的自助式培训”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分段式培训”到呢个培训,“远教助创送服务”活动,科技入户工作,农技人员结对农户,充分发挥农函大分销的作用。5.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建设作用明显。共建有农村科技科普示范基地,主要是种植,养蚕,特种水产,畜禽和经济林果,经济作物和花卉苗木等。6.农科协工作不断加强。强化对农技协的管理,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增加资金投入。(二)问题与不足一是农科协科普工作的观鸟和机制与形式发展的要求不适应。二是农村科普组员开发的力度俞快速发展的科技信息化水平不适应。三是农村科普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与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科技需求不适应。四是面对新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面临的新形势,第1页共4页新任务,调查研究不够,应对措施较少。二、农村科普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作用1.科学技术迅猛发展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确立3.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实施三、新时期农村科普工作的任务第一,以提高农村公众科学素质为目标,大力开展农村科普宣传教育活动。一要以中青年农民和农村青少年为主题,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民获取科技知识和依靠科技致富,发展生产,保护环境,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提高农村青少年学习新知识,运用新技术,健康成长,科学生活的能力,提高农村公众反对愚昧迷信,各处陈规陋习,识别和抵御邪教的能力。二要围绕宣传科学发展观,广泛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宣传活动,把全国科普日,科技生活周,青少年科技传播行为等重点科普活动深入到农村,宣传和普及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保护耕地,健康卫生,移风易俗和反对愚昧迷信,陈规陋习等挂念和知识,在农村形成崇尚科学,追求知识,科技致富,文明生活的良好社会风尚。三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形成农村科普大合唱,极强与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合作,在媒体开设科普项目,加大科普宣传力度,使农村科普工作起到应有的放大作用。四要加强与宣传教育卫生文化和科技等部门的联合,加大面向农村和农村青少年的科技传播力度。五要采用群众易于理解,易于接受,乐于参与的方式,采用科普演唱队,中小学生科普宣传志愿队,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六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网点及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积极构建集科普教育,文化娱乐,信息服务于一体的农民学习平台,广泛开展农村网络知识普及教育,帮助农民提高利用网络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沟通信息,参与娱乐的能力。第二,围绕培育现代农民,突出素质培训,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一要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为契机,以农民素质培训为切入点,按照“学得会,用得上,有实效”的要求,开展各类培训,切实提高农民的就业,创新,第2页共4页创业能力,要把抓好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民心工程和创建科普示XX县区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创新培训形式。二要把农民和农村青少年作为农村科普的主体,提高农民获取科技知识和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发展生产,保护环境,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提高农村富余生产力学习科学知识,运用新技术,健康成长,科学生活的能力,提高广大农民反对愚昧迷信,革除陈规陋习,识别和抵御邪教的能力。第三,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实施“科技兴农富民”工程,增强为“三农”服务的实效。一要以实施“科技兴农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