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三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同步试题(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人民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VIP免费

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三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同步试题(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人民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_第1页
1/5
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三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同步试题(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人民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_第2页
2/5
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三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同步试题(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人民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_第3页
3/5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三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1.孙中山在《中国革命史》中说:“《民报》成立,一方为同盟会之喉舌,以宣传主义;一方则力辟当时保皇党劝告开明专制、要求立宪之谬说,使革命主义,如日中天。”由材料可见报纸的功效之一是()A.娱乐大众B.宣传政治主张C.发布商情D.传播新闻解析:根据材料“一方为同盟会之喉舌,以宣传主义;一方则力辟当时保皇党劝告开明专制、要求立宪之谬说”,可知这是报纸宣传政治主张的功效。答案:B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如果此时你在广州,想要最快了解大会的实况,你可以借助的传媒是()A.报纸B.广播C.电视D.互联网解析: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这是中国第一家电视台,故排除C项;1993年,中国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故排除D项。广播比报纸传播信息的速度要快,故选B项。答案:B3.康有为等人在宣传其进步思想时不可能使用的形式是()A.创办报刊B.广播宣传C.放映电影D.演讲集会解析:中国近代广播事业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这时,康有为等人的维新思想已经退出历史舞台,故选B。答案:B4.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网址是http://www.m1905.com/bbs,网址设置“1905”的寓意是()A.这一年电影诞生不久就传到了中国B.这一年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C.这一年中国结束了电影无声的历史D.这一年中国影片第一次获得国际荣誉解析:1905年中国人自己拍摄了第一部电影《定军山》,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开始。答案:B5.20世纪后半期以来,大众传媒的发展非常迅速,正在崛起的媒介是()A.报纸媒介B.影视媒介C.互联网媒介D.广播媒介解析:A在古代已经出现;B、D在20世纪上半期出现,互联网兴起于20世纪后半期,故选C。答案:C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方列强的入侵,激起了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剧变。先进的知识分子痛于外患之凭陵,清廷之腐败,国亡之无日。认识到非革新不足以图存,然手无权柄可操。遂致力于办报,藉报纸传播其主张,以言论觉天下。——陈玉申《晚清报业史》材料二近代部分报刊图片(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代有识之士倡导办报刊的原因和主要目的。(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这三份报刊所宣传的主要思想。解析:第(1)问应围绕《民报》《时务报》《新青年》创办的背景作答。第(2)问应回答资产阶级革命派、维新派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主要思想主张。答案:(1)原因:列强入侵,民族危亡;清廷腐败,政治黑暗(或内忧外患,危机加重)。主要目的:舆论宣传,唤醒民众,革新图存。(2)宣传维新变法(或资产阶级改良、君主立宪也可),民主革命(或三民主义、民主共和也可),民主与科学(或反封建专制和封建思想也可)。基础巩固1.如图是1907年秋瑾在上海创办的妇女杂志。该杂志设有论说、演坛、译编、传记、小说、文苑、新闻和调查等栏目。该杂志大量发行对人们的影响不包括()A.开阔视野B.关注国事C.减少文盲D.传播新知解析:本题考查近代报刊的影响,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减少文盲要通过教育的途径。答案:C2.下表是《申报》刊载文章来源的相关信息,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地区本埠全国国外数量57篇80篇37篇比例33%67%A.《申报》已经成为一种政论性报纸B.《申报》开始关注全国及国外的时政C.《申报》正在摆脱乡土意识的束缚D.《申报》成为当时发行量最大的报纸解析:材料主要描述了《申报》刊载的文章来源,其中《申报》所在城市的新闻占33%,而来自全国及国外的新闻已经占了67%,说明《申报》正在摆脱乡土意识的束缚,由以地域性为主扩展到更广阔的范围。答案:C3.2016年9月4日至5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中国杭州举行,这是中国首次举办G20峰会,中央电视台及时报道了这一盛事。这反映出电视作为大众传媒的功能是()A.远程教育B.即时通信C.传播资讯D.政论宣传解析:“中央电视台及时报道了这一盛事”反映出电视作为大众传媒传播资讯的功能。其他三项均不符合题意。答案:C能力提升4.中文月刊《遐迩贯珍》在1854年第12号的开篇说:“西方之国,狃卖招贴,商客及货丝等皆借此而白其货物于众,是以尽沾其利,苟中华能效此法,其获益必矣。”其意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三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同步试题(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人民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