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的认识[摘要]科学社会主义亦称科学共产主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含义,泛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狭义的含义则专指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当前,改革已到关键时候,更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构建和谐社会,还必须统筹兼顾,协调好各种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就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建设。我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一切成就,是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及其他阶层成员在内的广大人民共同创造的。[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科学社会主义亦称科学共产主义。为了同空想社会主义相区别,马克思和恩格斯才使用科学社会主义这个名称。它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含义,泛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狭义的含义则专指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它以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为研究对象,是研究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又称科学共产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包含极其丰富的内容,集中到一点,就是科学地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论证了无产阶级埋葬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立以来的历史证明,它的理论是正确的,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同时,它又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它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又要接受实践的检验,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扩展、不断深化、不断丰富、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张,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之一,是包括共产党人在内的全人类的美好愿望,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一直为建立和谐社会而不懈奋斗,在党的八大前后的一年多的时间里,就进行了初步而卓有成效的探索,取得了许多积极成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进入21世第1页共4页纪以后,党中央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就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切实贯彻好会议精神发表了重要讲话。当前,我国只有构建起和谐社会,才能保证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逐步化解矛盾的持续过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依然是或者说更加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我国已进入了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深层次的矛盾逐渐凸显,各种利益关系更趋复杂。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引发社会的不稳定,经济也将停滞乃至倒退,改革发展的成果也将毁于一旦。要以极大的精力,妥善地解决这些矛盾,要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综合运用行政、法律、政策以及教育、协商等多种手段,善于解决那些事关全局的重大矛盾,防微杜渐,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靠发展,二靠公平,三靠统筹兼顾。“发展是硬道理”。只有生产力发展了,综合国力增强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才有社会和谐的基础条件。没有发展,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不可能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当前,改革已到关键时候,更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举例说明,当今,非洲不少国家处于饥荒、战乱之中,哪有和谐可言呢。可见,发展对于社会稳定之重要。当然,我们所追求的是科学发展,即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协调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相协调,还包括人的全面发展。是不是有了发展,就有了社会和谐呢。回答是否定的。要实现社会和谐,还要有社会公平正义这一基本条件。没有公平,势必社会不稳。如果国家总体上有了发展,但只有少数人富裕了,大多数人贫穷落后,少数人拥有各种发展机会,而大多数人受到种种不公平待遇,社会一定是不安定的,更谈不上团结了。比如,中国历史上曾爆发多次农民起义,其中一个重要原第2页共4页因是当时社会不公平,所以,农民起义往往打出“均贫富,等贵贱”的口号;前苏共中央总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