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巨野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20分)1.我们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A.元谋人B.半坡居民C.北京人D.山顶洞人2.下列各项叙述,与北京人情况不相符的是()A.直立行走B.使用磨制石器C.使用天然火D过群居生活3.下面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错误的序号有()①.几十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②.一群人在一片原始森林中围捕野兽③.人工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④.群居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火以驱赶野兽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4.在同一地点发现的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北京人B.北京人山顶洞人C.山顶洞人半坡原始人类D.河姆渡原始人类半坡原始人类5.导致下图中两种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生活习惯B.生产工具C.自然环境D.生产力水平6.研究历史离不开文字资料,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时期题号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座号7.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已经懂得人工取火的是()A.元谋人B.北京人C.蓝田人D.山顶洞人8.小明在读到历史书籍中,提到“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房屋”,他想到的历史遗址是关于()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9.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远古居民分别是()A.河姆渡人半坡人B.元谋人北京人C.北京人半坡人D.河姆渡人北京人10.能够制造色彩鲜丽的鱼纹彩陶盆的是()A.山顶洞人B.半坡原始居民C.河姆渡原始居民D.北京人11.下列属于黄帝发明的是()①人工取火②建造宫室③发明车船④蒸米饭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12.《礼记》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任能”的社会局面,主要反映的是()A.夏商周时期B.半坡原始居民时期C.北京人时期D.尧舜时期13.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是()A.水稻、小麦B.水稻、粟C.水稻、玉米D.玉米、粟14.我国的奴隶社会包括了夏、商、西周三个朝代,这三个朝代灭亡的根本原因是()A.统治者残暴,失去民心B.诸侯的反叛C.国人暴动D.少数民族的入侵15.西周时期,周王实行了一种新的制度,这种制度是()A.分封制B.世袭制C.禅让制D.郡县制16.游玩千年古城绍兴,并以大禹陵为起点,经历了名副其实的文化之旅。下列选项对大禹的描述正确的是()A.自称为“始皇帝”,建立皇帝制度B.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C.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D.是治水英雄,最早实行禅让制17.小说《封神榜》中有关“炮烙之刑”、“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描写,反映了统治者的极度暴虐腐朽。这与哪位统治者有关()A.夏桀B.周厉王C.商纣王D.周幽王18.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右图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A.夏朝B.西周C.尧舜禹时期D.商朝19.商朝是我国青铜器高度发达的时期,其精品代表作是()ABCD20.半坡原始居民生产的陶器主要是()A.彩陶B.黑陶C.白陶D.红陶二、材料题(26题11分,27题8分,28题11分,共30分)26.材料一图一图二材料二:“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韩非子·五蠹》材料三:“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子等。……”—历史教科书(1)请分别说出图1和图2的房屋名称。(2分)图1是:图2是:(2)居住在图1和图2房屋中的居民种植的粮食作物分别是什么(2分)(3)住在图2房屋中的居民叫什么居民?生活在哪一大河流域?(2分)(4)在材料二所述的险恶的环境下,北京人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2分)(5)材料三中“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说明了什么?(3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材料二: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称赞的是谁?他被尊称为什么?(2分)(2)材料一中的“建此伟业”指的是他传说中的那些功绩?至少写三条(3分)(3)材料二中的“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与哪个战役有关?(1分)(4)料一和材料二表达了对这个人物什么样的情感?(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