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化和凝固升华和凝华复习内容1.熔化、凝固、升华、凝华现象及吸、放热情况2.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晶体熔化、凝固时温度变化规律。考点扫描考点一:熔化和凝固(1)物质从态变成态叫熔化。熔化时热(2)物质从态变成态叫凝固。凝固时热考点二:晶体和非晶体(1)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即有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如各种金属、冰、等;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即没有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如松香、沥青、玻璃、等。(2)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非晶体熔点(有/没有)。(3)熔化热(吸/放),晶体熔化的条件:(1)(2)(4)晶体凝固时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同种晶体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不同),非晶体凝固点(有/没有)。(5)凝固热(填“吸”,“放”)。晶体凝固的条件:、考点三:升华和凝华(1)物质直接从态变成态叫升华。升华时热。(2)物质直接从态变成态叫凝华。凝华时热。释疑解难(1)晶体和非晶体的异同点?(2)测量寒冷地区气温时,温度计的测温液体的选择应考虑沸点还是凝固点?具体怎样选择?非晶体熔化晶体熔化非晶体凝固晶体凝固(3)“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中,冰熔化时间太短,怎样解决?考点例题:例1.冬天,用雪堆成雪人,气温即使在0℃以下,时间久了雪人也会变矮,这是物态变化中的现象,这个过程中雪需要热量.变式训练1.深秋的时节,在教室的玻璃内表面有时会看到一些水珠,这是现象;严冬时节,玻璃表面会出现冰花,这是现象.2.干冰(固态CO2)暴露在常温下时,它会直接由固态变为气态,这种现象叫.用干冰在舞台上产生淡淡的白雾,是由于干冰,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例2.下列自然现象与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关系正确的是()A、初春的早晨,大雾弥漫—汽化B、炎热的夏天,积水干涸—升华C、深秋的早晨,“雾淞”晶莹—凝华D、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凝华变式训练1.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早春的雨B、初夏的雾C、深秋的露D、隆冬的雪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久了的灯泡钨丝比新的细,这是由于一部分钨丝熔化了.B、烧开水时冒的“白气”是由于汽化产生的.C、霜是空气凝华而形成的.D、沙尘暴主要是由于植被被破坏,使土壤中的水分蒸发加快而导致的.3.封闭的烧瓶中插有小树枝,在烧瓶的底部放入一些碾碎的樟脑球粉末.用酒精灯对烧瓶微微加热,停止加热待冷却后,烧瓶内的树枝上会出现洁白玲珑的人造“雪景”,这一过程所包含的物态变化有()A、熔化和凝固B、升华和凝华C、熔化和液化D、汽化和液化.例3.实验室要制造一个低温而又干燥的环境,可以采用下列措施中的()A、大量冰块熔化吸热B、用喷雾方法来加速蒸发吸热C、用电风扇吹风散热D、用干冰升华吸热.变式训练1.利用干冰使运输的食品降温,防止食品腐烂变质,这是应用了()A、干冰熔化吸热B、干冰液化吸热C、干冰升华吸热D、干冰凝华放热2.北方的冬天,人们常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这样做的目的是()A、当气温降低时,水会凝固,放出热量,使菜窖温度升高B、当气温降低时,水会凝固,放出热量,使菜窖的温度不至于降的过低C、当气温降低时,冰会熔化,吸收热量,使菜窖里温度升高D、当气温降低时,水会凝固,放出热量,使菜窖温度降低例4.萘的熔点为80℃,80℃的萘处于()A固态B液态C固液共存态D三种状态都有可能变式训练1.当温度是-2℃时,水这种物质的存在方式是()A.冰和水B.只有冰C.可能有水D.冰和水蒸气2.当水的温度是0℃时,水的状态()A.固态和液态B.只有固态C.只有液态D.三种状态都可能例5.1、如图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和凝固图象。从图中可看出:(1)海波是_____(晶体/非晶体);(2)它的熔点是_______;熔化过程用了_____分钟的时间;(3)在A点海波的状态是;在B点海波的状态是;在C点海波的状态是____;在D点海波的状态是____。在E点海波的状态是____;在F点海波的状态是_____.变式训练1.如图所示,描述晶体熔化过程的曲线是()EFCA2.在探究海波和石蜡熔化规律时,小琴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1)在海波和石蜡这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2)该晶体的熔点是℃;(3)当该晶体的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