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一历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单元测试题新人教版VIP免费

高一历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单元测试题新人教版_第1页
1/4
高一历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单元测试题新人教版_第2页
2/4
高一历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单元测试题新人教版_第3页
3/4
第2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一、选择题1、欧洲开始一体化进程的根本原因是()A.世界政治经济中心优势地位的丧失B.美国的经济政治渗透C.苏联威胁的日益严重D.欧洲各国纷纷实行社会改革,经济迅速发展2、欧共体的总部设在()A.巴黎B.罗马C.布鲁塞尔D日内瓦3、欧共体成立的时候原始会员国中不包括()A.英国B.法国C联邦德国.D.荷兰4、“欧洲共同体”是由下列哪三个机构合并而成的①欧洲煤钢共同体②欧洲共同市场③欧洲汽车联营④欧洲经济共同体⑤欧洲交通联营⑥欧洲原子有共同体()A.①②③B.①②⑥C.①②⑤D.①④⑥5、美国对日本占领政策的重点开始转到帮助日本恢复经济,首先是()A.美国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火和给养B.向日本提供恢复生产急需的资金和物资C.一再削减直至免除日本对美国的战争赔偿D.在日本推行民主改革,铲除军国主义6、日本战后经济恢复大体完成的标志是()A.政府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社会改革B.一再削减直至免除日本对美国的战争赔偿C.日本从向美国提供的商品和劳务中得到大量的“特需”收入D.日本人均国民收入超过了战前水平7、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举行是在()A.开罗B.贝尔格莱德C.新德里D.万隆8、不结盟运动奉行的政策是()A.制止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统治B.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C.非集团、不结盟D.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9、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是()A.制止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统治B.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C.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D.把经济领域的斗争作为中心内容10、奠定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C.结束十年文化大革命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材料解析题11、阅读下列材料:不结盟国家的国家或政府首脑注意到,在从以霸权为基础的旧秩序向以各国合作为基础以及建立在自由、平等和促进繁荣的社会正义之上的新秩序的过渡中,存在着导向世界冲突的危机。要根本消除冲突的根源,就要消除一切表现形式的殖民主义并且在世界上实行和平共处的政策。……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集团,根据逻辑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来看,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系的恶化,“冷战”和它变成真正的战争的经常性的严重危险,已成为国际关系中存在的局势的一部分。……与会国家认为,在这样情况下,和平共处的原则,是代替“冷战”和可能发生的全面核灾祸的惟一的办法。因此,这些原则----包括人民享有自决、独立和自由决定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方式和方法的权利----必须成为一切国家关系的惟一基础。--------不结盟国家或政府首脑会议宣言(1961年9月)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1)不结盟运动形成的原因是什么?(2)不结盟运动的发起人有哪些?(3)不结盟运动奉行的政策是什么?三、问答题12、世界格局为什么会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C3、A4、D5、C6、D7、B8、C9、C10、B11、(1)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2)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印度总理尼赫鲁(3)非集团、不结盟12、(1)“二战”后初期,美国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军事上,都是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西欧普遍衰落。惟有苏联能与美国抗衡,国际形势形成两极格局。(2)①欧共体的形成的扩大,增强了同美苏抗衡的实力,使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发生变化。②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并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③不结盟运动形成,把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巨大作用。④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3)美苏实力相对削弱,世界由“二战”初期美苏两极格局发展为美国、西欧、苏联、中国、日本五大力量,出现了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一历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单元测试题新人教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