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过关检测(十)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变形金刚》影片中出现了闻名世界的美国水利工程——胡佛水坝。胡佛水坝是1931年联邦政府立项开始建设的,1935年竣工。胡佛水坝的修建表明胡佛政府()A.放弃了自由放任经济政策B.在美国率先提出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C.较好地解决了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问题D.采取过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2.1933年5月7日,罗斯福在著名的“炉边谈话”中说:“黄金,在一定程度上还有白银,都是通货的完美无缺的基础。这也就是我决定现在不允许美国持有的任何黄金外流的原因。”1933年6月5日,国会决议限定过去和未来一切公司契约均禁止用黄金支付,至此美国最终放弃了金本位制。他这样做的目的是()A.进行币制改革,推动工业发展B.降低物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C.刺激通货膨胀,推动经济复苏D.刺激通货紧缩,改革银行体系3.(2016·海口模拟)下面列举了罗斯福上任之初的部分活动。当时经济形势的变化反映出()A.金融领域率先摆脱了危机B.国人对政府的认可度提升C.美国缓和危机的难度不大D.危机未明显影响民众生活4.罗斯福新政时期某艺术家的歌曲唱到:“这样的一天总会到来:USA再加上一个S,变成美利坚苏维埃。土地归农民所有,工人是工厂的主人,我们掌握了大权,USA变成USSA。”歌曲反映出当时()A.美国放弃了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B.一些美国人对新政的本质认识不清C.新政从根本上改变了工人的处境D.新政的实施缓解了美国的阶级矛盾5.福利制度是国家或政府在立法或政策范围内为所有对象普遍提供在一定的生活水平上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资金和服务的社会保障制度。它是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调整的重要方式之一。这一政策主要体现出()A.对社会生产的调节B.资本社会化的趋向C.企业“经营者革命”D.分配领域的社会化6.(2016·济南期末)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一种可怕的通胀形式——滞胀,成为人们经济生活中新的噩梦:物价上涨,失业率升高,经济陷入长期衰退,原有的经济调控手段似乎失灵,人民的财富按照不可阻挡、不可预知的方式缩水。为应对这一危机,西方国家普遍的做法是()A.采取自由放任政策B.加强对经济的干预C.放松对经济的干预D.计划与市场相结合7.列宁说:“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下列引言与“尝试”相符的是()A.“应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B.“列车上的乘客必须参加一天义务劳动”C.“不关心个人利益,是不会得到什么结果的”D.“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的敌人”8.列宁说:“内战时一切陷入停顿,现在我们必须从头做起。……我们希望建立一种给外国人工商业承租权的制度,来加速我们的经济发展。”材料中制度实施的主要目的是()A.满足战争的需要B.恢复发展经济C.巩固工农联盟D.实现工业化9.政府的经济政策往往影响到国家经济的走势。依据1917年到1928年苏俄(苏联)经济政策分析,其经济成长走势示意图最可能是()10.有历史学家在研究苏联(俄)历史时,把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俄)迈向社会主义道路时的努力看作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以下各项与三个实验分别对应正确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B.新经济政策、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工业化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农业集体化11.素有“欧洲粮仓”之称的乌克兰,曾是苏联加盟共和国中农业发达的地区,在1932~1933年却发生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饥荒”。下表为苏联官方发表的1926~1939年人口统计资料(单位:千人),对此次饥荒分析正确的是()国家1926年1939年人口增长数增长率%苏联147028170577+23549+16.0俄罗斯7779199591+21800+28.0白俄罗斯47395275+536+11.3乌克兰3119628111-3085-9.9A.世界经济危机冲击了乌克兰B.反映农业集体化问题严重C.乌克兰经济落后于其他地区D.说明斯大林模式积重难返12.1958年1月,赫鲁晓夫在莫斯科州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