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期末联考测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25题,每题2分,总50分;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1.白居易《观刈麦》诗曰:“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诗中反映了我国古代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B.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C.小农生活面临的艰辛D.存在严重的封建剥削2.2011年5月25日,汕头市南澳海域的明代沉船“南澳Ⅰ号”再度打捞出大批文物。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判断,在“南澳Ⅰ号”上最有可能发现的文物是A.工艺精湛的青铜鼎B.精美华丽的丝绸C.清新素雅的青花瓷器D.图案丰富的粉彩瓷器3.《资治通鉴》记载,德宗贞元十三年:“置白望(唐代宫市宦者派在市场的采办人员。因他们于市中左右望,白取民物,故人称‘白望’)数百人于两市及要闹坊曲(指街巷),阅人所卖物,但称宫市,则敛手付与。”这反映出唐代①商业活动受到政府严格监管②商业活动范围的扩大③“市”突破了时间的限制④宫廷的特权现象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不少学者认为,单就航海技术而言,中国人早就具备了发现美洲甚至环球航行的条件,但事实上中国人却与地理大发现失之交臂。造成这种悲剧的文化心理原因是A.实行海禁、闭关锁国B.中国封建社会渐趋衰落C.“天朝上国”的观念D.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5.世纪最后几十年,对于一名西班牙人来说,似乎现在一磅羊肉的价格在以前几乎能买到一只羊。而在英格兰1500-1600年间,小麦价格上涨了425%,法国涨了650%,波兰则是400%。这种现象导致A.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B.工商业者的经济实力增强C.封建领主的财富急剧增加D.大西洋沿岸成为商路中心6.“荷兰作为一个占统治地位的商业国家走向衰落的历史,就是一部商业资本从属于工业资本的开始。”对马克思的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①文中的“工业资本”是指机器大工业确立后的工业资本②导致荷兰衰落的直接因素是三次英荷战争的失败③荷兰是一个专营海上转运贸易的商业国,工业基础薄弱,这是其成败的主要原因④英国是工业相对发达的国家,其打败荷兰证明了工业资本对商业资本的优势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7.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历史史实的正确解读。下表选项中史实与推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材料结论A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政府赋税中农业税与非农业税的比例是28:72北宋农业生产比较落后B1980年12月,我国颁布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营业执照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世界不同民族开始了经济文化交流D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不同地区生活方式趋同化倾向加强8.到1900年前后,“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的产品可以行销全球,一个地区发生的经济危机也会很快波及或影响全世界……欧洲市场的萧条,可以引起大西洋彼岸的工人失业;亚洲人可以在家里享用一个美国人的发明成果。”对这段材料的正确理解是A.欧洲正经历着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B.“大西洋彼岸”工人失业率较高C.亚洲的经济发展程度超过美国D.以欧美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已经形成9.鸦片战争以后,地处长江口北岸的通海地区,因运抵的洋纱“条干均匀,不易断头,渐为机户所乐用,作为经纱,于走就出現了洋经土纬的改良土布”。当地众多农户扩大土布生产而对机纱的大量需求,促使通州大生纱厂在19世纪末应运而生。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中国传统手工业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B.自然经济在近代社会始终占主导地位C.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诞生D.洋纱大量涌入导致手工棉纺织业破产10.下表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从1895——1899年发展状况,其中分析正确的是行业18951899发展速度(1895=100)棉纺织业华商纱厂纱锭数1465369564474.7(枚)机制面粉业华商厂产量(万包)20476766330.5机械采煤业华商厂产量(吨)89145162.3——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A.轻工业成为国家经济的主体B.中国的重工业无从发展C.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D.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11.下表为1952-1978年中国主要工业、农业产品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