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博教育江苏沭阳银河学校高一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检测卷一、单向(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5分,共60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主要有宗法制和分封制,回答1-10题。1.右图是国民党副主席回乡祭祖图,中华民族这种认祖归宗、祭拜祖宗的文化习俗最早可追溯到()A.夏商周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2.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3.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妻妾一般称谓妻(正室)A、三哥(20岁)B、四哥(14岁)妾一(侧室)C、大哥(25岁)妾二(侧室)D、二哥(22岁)4.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的等级序列是A.王-卿-诸侯-士B.王-诸侯-卿大夫-士C.王-诸侯-士-大夫D.王-大夫-士-卿5.关于西周宗法制的表述,最准确的是高考资源网A.体现了奴隶主与奴隶的阶级关系B.体现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C.体现了中央政府与地方的行政关系D.体现了官僚机构与人民的压迫关系6.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够成为大宗的是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7.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判断,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A.周王B.鲁国国君C.卿大夫D.士8.《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A.封号和耕牛B.土地和耕牛C.土地和人口D.人口和铁犁9.《史记·楚世家》记载:(春秋时期)“(楚庄王)八年,伐陆军戎,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这反映了当时A.周室衰微,王命不行B.尊王攘夷,大国争霸C.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D.列国内乱,诸侯兼并10.在分封制下,诸侯在其领地所具有的权利是①镇守疆土②设置官员③建立武装④征派赋役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秦朝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时期,回答11-20题。11.秦朝统一后确立专制集权制度。关于下面的“秦朝统治机制示意图”,表述不正确的是()A.秦始皇开始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B.秦律的颁行,说明秦朝是一个法制国家C.中央机构职责明确,并设置监察部门D.秦朝开始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12.“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A.周天子分封诸侯B.秦始皇统一六国C.汉武帝开拓疆土D.忽必烈一定乾元。13.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消除这一担心,而采取的举措是A.制定律例B.推行郡县制C.强化中央机构D.统一文字14.毛泽东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政制”指的是A.分封制B.郡县制C.宗法制D.中央集权制15.秦朝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适应了①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②自然经济存在的需要③保护地主土地制度的需要④推动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6.秦朝时期,御史大夫的主要职责是:高考资源网①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②执掌群臣奏章③管理军事④下达皇帝诏令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17.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曾出现了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变化,其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交通的发展B.疆域的拓展C.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D.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18.下列有关秦朝官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中央设三公九卿制,地方推行郡县制B.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C.按官职大小排列应是三公、九卿、郡守D.地方政权机构分为郡、府、县三级19.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属下县少,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