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哀牢山深处,在人迹罕至的茂密树林里,一片美丽的梨花掩映着一座小草房,它的主人是谁?它见证了怎样一个美丽的故事?驿路梨花彭荆风14学习目标:1、学习略读的方法,粗知故事大意2、学习本文构思巧妙的写作方法一、快速阅读课文:阅读方法:做到“两动”,“四不”。“两动”是动眼,动脑;“四不”是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视。在规定的有限时间内,概括故事情节。3.文中写了哪几个人物?(按文中出现的顺序)(1)我、老余(2)瑶族老人(3)哈尼族小姑娘(4)解放军战士(5)梨花姑娘在文中真实出现正面描写通过文中人物语言表现侧面描写4、以上那些人所做的事以及做这些事的目的?梨花姑娘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出现顺序人物所做好事做好事目的12345我和老余瑶族老人哈尼小姑娘解放军修葺小茅屋,给房顶加草,挖排水沟向哈尼小姑娘学习,为群众着想专门送粮食来修葺小茅屋为方便后来人常来照管小茅屋向解放军和姐姐学习,接姐姐的班砍树割草盖小茅屋向雷锋学习,方便过路人照料小茅屋向解放军学习,方便过路人“我”和老余的所见所闻5.文章组织材料的线索是什么?略读课文,探究构思·课堂探索本文结构新颖,构思巧妙。从上表看全文的写作顺序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茅屋的建造和照料过程却不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三设悬念悬念一:什么人的房子?悬念二:到底谁是房子的主人?悬念三:解放军为什么要盖房子?2.不是梨花,她是梨花妹妹!两次误会1.不是小茅屋主人,老人是来送粮的!表达效果(作用):(1)使情节环环相扣(2)使文章情节曲折生动(3)激发读者阅读兴趣(4)突出了文章主旨、人物形象(5)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课后作业:以《原来如此》为题,写一篇日记。学习文中设置悬念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