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学校的名称:周王朝为贵族子弟所设的大学叫辟雍ꎬ西周诸侯所设的大学叫泮宫ꎬ乡学即地方所办的学校叫庠ꎬ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地方叫蒙馆。二十三送东阳马生序字词句段逐点练☞(点拨见166页)考查项目考查角度及题号考查项目考查角度及题号字音①多音字:臭(1)②常见字误读:嗜砚逾缨叩硕叱廪俟箧屣皲媵衾烨(1)词类活用手笔腰日(6)文言语句朗读节奏划分(7)重点实词嗜逾假夷食(2)文学常识出处作者文体(8)默写理解性默写(8)课文理解风格表现手法表达方式(9)通假字支被辨(3)古今异义走汤或(4)重点虚词之以于而(5)综合性学习①表文转换(10)②句子仿写(10)1.下列各项读音有误的一项是(D)A.嗜∙(shì)学砚∙(yàn)冰坚逾∙(yú)约朱缨∙(yīng)B.叩∙(kòu)问硕∙(shuò)师叱∙(chì)咄廪∙(lǐn)稍C.俟∙(sì)其欣悦负箧∙(qiè)曳屣∙(xǐ)皲∙(jūn)裂D.媵∙(yìng)人以衾∙(qīn)拥覆容臭∙(chòu)烨∙(yè)然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ꎮ(1)余幼时即嗜∙学(特别爱好)(2)不敢稍逾∙约(超过)(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4)言和而色夷∙(平和)(5)日再食∙(提供伙食)3.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B)A.四支僵劲不能动B.弗之怠C.同舍生皆被绮绣D.与之论辨4.下列句子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D)A.走送之B.媵人持汤沃灌C.或遇其叱咄D.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5.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①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②当余之∙从师也B.①无从致书以∙观②不敢出一言以∙复C.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②今诸生学于∙太学D.①足肤皲裂而∙不知②久而∙乃和6.下列句子中不含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B)A.手自笔录B.盖余之勤且艰若此C.腰白玉之环D.县官日有廪稍之供7.对下列句子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C)A.略∕无慕艳意B.余朝∕京师C.余∕因得∕遍观群书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8.填空ꎮ(1)本文选自«文宪集»ꎬ作者是明代著名文学家宋濂ꎮ“序”是一种文体ꎬ“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ꎬ内容多为勉励、称许之辞ꎮ(2)作者身处众多富有的同学中能“略无慕艳意”是因为:以中有足乐者ꎬ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ꎮ(用原文回答)(3)揭示全文的主旨句是: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ꎬ非天质之卑ꎬ则心不若余之专耳ꎬ岂他人之过哉?9.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D)A.本文从叙述入手ꎬ作者通过现身说法的讲述ꎬ包含着自己亲身的经历和感受ꎬ因而显得情真意切ꎬ语重心长ꎬ使人感到亲切ꎮB.作者写自己的艰苦经历是正面教育ꎬ写富家子弟求学的情形是提供反面的教训ꎮ这一切又无不为着勉励马生ꎮC.作者把自己求学的种种艰辛和现在太学诸生学习条件的优越进行对比ꎬ说明能否学有所成ꎬ关键在于自己勤奋与专心与否ꎮD.这篇文章中心意思明确ꎬ作者并不是板着面孔空讲道理ꎬ而是叙议结合ꎬ以议论为主ꎬ笔法简洁ꎬ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ꎮ10.阅读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ꎮ为了解中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况ꎬ某学校开展了以“读书与交流”为主题的一系列语文综合实践活动ꎮ请根据要求完成以下活动任务ꎮ【导学号:82962062】(1)为了解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ꎬ活动小组就此对35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ꎬ调查结果如下:74八年级语文下(SJ版)[教师用书]立身以立学为先ꎬ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旧书不厌百回读ꎬ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表读书计划情况读书笔记情况有无计划百分比是否做读书笔记百分比有计划10.1%每读必做0有时有计划31.3%凭兴趣做24.6%没有计划58.6%从不做75.4%从上表可以看出ꎬ中学生在课外阅读上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绝大多数中学生课外阅读缺乏整体的计划ꎬ随意性比较强ꎻ二是:绝大多数中学生不做读书笔记ꎬ没有养成阅读积累和思考的习惯ꎮ(2)为了积极倡导好读书ꎬ读好书ꎬ学校举行了“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启动仪式ꎮ会上ꎬ主持人引用了莎士比亚的一段话: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ꎮ生活里没有书籍ꎬ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ꎻ智慧里没有书籍ꎬ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ꎮ这段话激发了同学们的热情ꎬ大家都用诗意的语言表达了对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