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单项选择题40题1.宇航员麦克莱恩进入空间站四个月后,她发现无法穿上从地面带去的宇航服,原因是她在失重环境下长高了,如图所示,这四个月她长高了()A.5cmB.5.0cmC.5.00cmD.5.000cm【答案】B【解析】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c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左端示数167.0cm对齐,右端示数为172.0cm对齐,长高了172.0cm﹣167.0cm=5.0cm。故选:B。2.中国的高铁技术世界一流,如图所示是几枚硬币“静静”立于高速行驶列车的窗台上的照片,认为硬币处于静止状态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车内的座椅B.路边的树木C.窗外的楼房D.远处的高山【答案】A【解析】A、以车内的座椅为参照物,硬币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是静止的。故A符合题意;B、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硬币的位置时刻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B不符合题意;C、以窗外的楼房为参照物,硬币的位置时刻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C不符合题意;D、以远处的高山为参照物,硬币的位置时刻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3.甲、乙两车从相距20米的A、B两点同时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的s﹣t图象分别如图(a)、(b)所示,速度分别为v甲、v乙.经过时间t后,两车相距10米。则()A.v甲<v乙,t一定为10秒B.v甲<v乙,t可能为30秒C.v甲=v乙,t可能为10秒D.v甲=v乙,t可能为30秒【答案】B【解析】(1)由图象可得:甲的速度v甲===0.4m/s;乙的速度v乙===0.6m/s,故v乙>v甲;(2)因为是相向而行,所以有v甲t+v乙t=20m﹣10m或v乙t+v甲t=20m+10m,代入数值可得:0.4m/s×t+0.6m/s×t=20m﹣10m或0.6m/s×t+0.4m/s×t=20m+10m,解得t=10s或t=30s。综上分析可知,选项ACD错误,B正确。故选:B。4.如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体()A.在0~20s时间内的速度比在30~40s时间内的速度大B.在整个40s时间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整个40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2m/sD.在20~30s内物体的速度为40m/s【答案】C【解析】A、在0~20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40m,则速度为:v1===2m/s,此过程中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30~40s内物体也是做匀速直线运动,30~40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80m﹣40m=40m,其速度为v2===4m/s。所以,物体在0~20s时间内的速度比在30~40s时间内的速度小;故A错误。B、由图象可知,物体在20~30s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物体在40s内不是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C、整个40s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80m,则物体的平均速度为v===2m/s,故C正确;D、由图象知,20~30s内,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其速度为0,故D错误;故选:C。5.小明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用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音叉发声是由于小球的振动产生的B.小球的振动频率与音叉的振动频率相同C.小明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D.实验中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转换成小球的跳动,是为了增大声音的响度【答案】C【解析】A、该实验中,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B、小球的振动频率小于音叉的振动频率,故B错误;C、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小明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故C正确;D、如图所示实验,发现小球会跳动,即是为了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转化为轻质小球的跳动,便于观察,故D错误。故选:C。6.2016年,古巴驻美国外交官声称,在房间内遭到“声波武器”的袭扰,科学家发现这是某种蟋蟀发出的声音。如图所示为他们在房间内记录的声音和在野外记录的四种蟋蟀声音(横坐标单位为10﹣1s),经对比,“声波武器”来自()A.蟋蟀品种1B.蟋蟀品种2C.蟋蟀品种3D.蟋蟀品种4【答案】A【解析】在房间内记录的声音和在野外记录的蟋蟀响度不同,则需要音调和音色相同,A图中蟋蟀品种1与房间内蟋蟀声的波形、频率相同,则它们的音色、音调相同,故A符合题意。故选:A。7.下列事例是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A.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病情B.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C.渔民捕鱼时利用声呐探测鱼群的位置D.蝙蝠利用“回声定位”确定目标的位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