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考试时间为6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考试号写在答题卷的密封线内。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一、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图1为陕西出土的东汉牛耕画像石,图2为清代台湾耕田图局部(采自清人绘《台湾风俗图》)。将两图对比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犁耕技术()图1图2A.在传承中发展B.最早出现于陕西境内C.清代方传至台湾D.具有男耕女织的特点2.在中国古代冶铸业中,南北朝时某种炼钢术的出现大大提高了钢的性能,其具体操作是“用生铁的溶液,浇灌到熟铁的刀刃上,并用牲尿和牲脂淬火成钢”,这种炼钢术被称作()A.高炉炼铁B.炒钢技术C.水排冶铁D.灌钢法3.“徽州朝奉”是对徽商中从事典当行业的掌柜的称谓。典当业是明清时期徽商主要产业之一,鼎盛时期的徽州典当行遍布全国。由于各地大多数的当铺是徽州朝奉所开,人们渐渐习惯了一进当铺就开口叫“朝奉”,后来“朝奉”索性成了当铺掌柜的统称,不论是否徽人开的买卖,一概冠之以朝奉。由此可见明清时期()A.徽商实力雄厚、影响很大B.资本主义萌芽产生C.徽商摆脱了重农抑商政策D.徽商政治地位提高4.清蓝鼎元在《论南洋事宜书》中写道:“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人足,……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居者苦艺能之无用,行者叹致远之无方……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材料主要反映了()A.封建土地私有制的恶果B.抑商政策的弊端C.清海禁政策的消极影响D.闽广地区的蛮荒5.福尔摩沙一词音译自拉丁文及葡萄牙文的“Formosa”,为“美丽”之意。自15世纪晚期开始,世界上被冠以“福尔摩沙”之名的地方遍布各大洲,其中便包括我国台湾省。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三角贸易的推动B.新航路的开辟C.英国的殖民扩张D.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6.“新航路开辟的另一个经济后果便是‘价格革命’,……在一个世纪内,西班牙的物价上升四倍以上。欧洲其他国家虽然没有达到这样程度,但是这个价格革命却打乱了传统的经济关系。”材料中“打乱了传统的经济关系”的含义是①欧洲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②封建地主经济地位削弱③资产阶级经济力量增长④世界各地日益连成为一个整体()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7.“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被消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征服和掠夺,非洲变为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则材料旨在强调早期殖民扩张()A.给殖民地人民带来厄运B.西方殖民者的野蛮行径C.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D.使美洲贵金属丧失殆尽8.“1837年,年仅18岁的维多利亚登上了英国王位,……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感到骄傲和自豪。维多利亚决定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万国博览会,通过展示各种新奇产品来……炫耀她治下的国度在世界舞台上的绝对实力与出色风采。”维多利亚女王的自信源于()A.工业革命的开展B.电气时代的到来C.石油储备的丰富D.垄断组织的出现9.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织工业……等方面的种种发明,多半是由受到经济刺激、有才能的技工完成的。不过1870年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作坊。这反映出两次工业革命的显著区别是()A.是否在多个部门同时开展B.是否在多个国家同时进行C.科学与技术是否紧密结合D.研究者是否具有突出才能10.下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两次高潮期出现的共同原因是()A.政府的支持B.有利的国际环境C.社会性质的改变D.民族独立的实现11.据《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载:1894年设立的上海乾康丝厂,创办人是华商沈志云和吴少圃,却挂出法商拔维晏洋行牌子。挂了洋行牌子,在收蚕茧时少受厘金之苦。这表明民族资本主义()①对外国资本主义有依赖性②受到本国封建主义的盘剥③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④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