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理)试题注意事项:1.试卷分选择题、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2.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只交答题卡,试题卷自己妥善保存。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Ba-137Cl-35.5K-39S-32Fe-56Al-27Cu-64Mg-24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小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食品可分为绿色食品、蓝色食品、白色食品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的食品叫绿色食品;海洋提供的食品叫蓝色食品,通过微生物发酵的食品叫白色食品。下面食品属于白色食品的是①面粉②菜油③食醋④海带⑤白酒⑥苹果A.①⑥B.③④C.③⑤D.⑤⑥【答案】C2.下列有关物质鉴别的方法描述错误的是A.用丁达尔效应鉴别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B.用氢氧化钠溶液鉴别Al2(SO4)3和MgSO4两种无色溶液C.用焰色反应实验来鉴别NaNO3固体和KNO3固体D.用澄清石灰水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所以可以用丁达尔效应鉴别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A项正确;B.向硫酸铝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先产生白色沉淀,然后沉淀溶解,向硫酸镁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只产生白色沉淀,可以鉴别,B项正确;C.Na的焰色反应为黄色,而K的焰色通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成浅紫色,可以鉴别,C项正确;D.碳酸钠与澄清石灰水生成白色沉淀,碳酸氢钠与澄清石灰水也产生白色沉淀,无法鉴别,D项错误;答案选D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固体氯化钠不导电,所以氯化钠不是电解质B.铜丝能导电,所以铜是电解质C.氯化氢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D.SO3溶于水能导电,所以SO3是电解质【答案】C考点:考查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判断及电解质导电与金属导电的区别的知识。4.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①尘埃的空气②稀硫酸③蒸馏水④墨水,能观察到有丁达尔现象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常见的三种分散系为溶液、胶体、浊液,丁达尔现象是胶体特有的性质,上述四个中属于胶体的有尘埃的空气和墨水,稀硫酸为溶液,蒸馏水因为杂质较少可以认为是纯净物,故选C.考点:物质分类、胶体的性质5.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制备Fe(OH)2时,将盛NaOH(aq)的滴管在试管口上方垂直滴入试管内B.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时,向10mLFeCl3饱和溶液中滴入5~6滴水,加热到液体变成红褐色后停止加热C.为了使过滤速率加快,需要用玻玻璃棒在过滤器中轻轻搅拌,加速液体流动D.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答案】D6.“分类”是一种思想方法,在化学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2O和Na2O2均能与H2O反应生成NaOH,故二者都是碱性氧化物B.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C.根据水溶液能否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D.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答案】D【解析】A.Na2O和Na2O2均能与H2O反应生成NaOH,Na2O2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Na2O是碱性氧化物,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故A错误;B.分散系本质特征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nm形成的分散系为溶液,1nm-100nm形成的为胶体,大于100nm形成的分散系为浊液,丁达尔现象是胶体的特征性质,故B错误;C.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概念分析可知非电解质本身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电解质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如BaSO4水溶液不导电,但熔融状态导电属于电解质,故C错误;D.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可以是金属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故D正确;故选D。7.下列关于金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常温下所有的金属都是固态的B.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C.活泼的金属、或较活泼的金属能与酸反应,但不能与碱反应D.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的答案:B【答案】B考点:金属的存在和性质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Ca(OH)2+2H+=Ca2++2H2OB.钠与水的反应:Na+2H2O=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