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口中学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12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卷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选择题部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部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一、选择题部分(本大题共38,每小题2分,共76分;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1.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2.史学家吕思勉在论述中国古代的“国体”时,把中国历史划分为三个时代: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其中“封建时代”的主要制度是A.禅让制B.分封制和宗法制C.皇帝制和三公九卿制D.三省六部制3.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4.中华民族起初不过山东、河南等处的小小几个部落,几千年间不断成长,最后长成泱泱雄风的大国。以下地区属于自秦朝开始就归入中央王朝版图的是①云贵地区②西藏地区③岭南地区④东北地区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5.下列不平等条约中,其内容与今天的浙江直接有关的是①《南京条约》②“二十一条”③《马关条约》④《辛丑条约》A.①③B.②③C.①②D.③④6.《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内容不能作为直接依据的是A.割香港岛给英国B.赔款2100万银元C.开放五口作为通商口岸D.与英国协定进出口中国货物的税款7.一首诗:“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诗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有①虎门销烟②签订《南京条约》③签订《马关条约》④香港回归A.①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8.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八国联军侵华的1900年应是A.己亥年B.庚子年C.辛丑年D.壬寅年9.《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你认为这句话从根本上颠覆了下面哪一种观念?A.水能载舟,亦能覆舟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C.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也D.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10.1935年12月,北平学生示威游行时,清华大学女生陆瑾向被阻于西直门外的燕京、清华等校学生讲话,请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她的演讲内容可能包括①反对华北自治②要求蒋介石政府在抗战结束后实现真正的和平③要求南京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对外”④打倒日本帝国主义A.①②③B.①③④C.③④D.①②③④11.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B.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C.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12.甲:国民党第十九陆军的抗日将领,奋起抵抗,迫使日军三易主帅乙:与日军血战五昼夜,收复多伦丙:使喜峰口失而复得丁:指挥了百团大战有关甲、乙、丙、丁四个人物,正确的是A.宋哲元蔡廷锴冯玉祥彭德怀B.蔡廷锴冯玉祥宋哲元彭德怀C.宋哲元安德馨吉鸿昌朱德D.蔡廷锴吉鸿昌安德馨彭德怀13.梁启超在《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中说:“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下列关于这三回革命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周朝的革命体现了族权和政权的结合B.汉朝的革命打破了夏商周以来官僚政治的局面C.辛亥革命使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