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指导:第21讲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标要求】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备考指要】1.掌握建国初期,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恢复发展经济的措施和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2.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中共八大是一次成功的探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左”倾错误的进一步发展,“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劫难。3.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经验和教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应该吸取历史教训,加快和改善宏观调控,实现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自主学习】考点1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国民经济的恢复(1)背景:新中国成立时,国民经济全面崩溃。(2)完成:_____年,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3)作用:为国家开展________________创造了必要的条件。2.“一五”计划建设(1)背景:我国是一个落后的________,重工业无从发展。(2)任务:优先发展_______,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3)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________、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4)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________。3.三大改造(1)内容:对农业、手工业、________进行改造。(2)基本途径和方式:广大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手工业者加入_______;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3)意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________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考点2探索与失误1.成功探索(1)中共八大:1956年;北京。①内容:正确分析了国内________: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的从落后的________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②意义:分析正确、成功探索、未能坚持。(2)“八字方针”①背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②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意义:从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到______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并在一些领域取得重大成就。2.探索失误(1)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①内容:________,力争上游,________地建设社会主义。②评价:全国掀起“________”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①“大跃进”:片面要求大办________、大办农业。②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_______。(3)影响:为背景及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_______,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考点3国民经济的劫难1.原因:1966年,中国爆发了“________”,动乱由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扩展到______2.表现(1)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规章制度被废除。(2)工人、干部停产“______”。3.调整(1)______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1973年出现复苏局面。(2)______全面整顿,1975年国民经济呈现回升状态。【重难突破】一、正确认识我国的“一五”计划1.必要性(1)新中国成立之初,现代工业不仅基础十分薄弱,而且门类残缺不全。毛泽东曾经这样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2)“一五”初期,抗美援朝战争尚未结束。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反共势力之所以敢于发动和扩大侵略朝鲜北方的战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认为中国累年战争,元气大伤,小视新中国的力量。(3)大力发展自己的重工业,以增强自己的国防力量。(4)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2.编制:早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1952年初,我国就开始了“一五”计划的编制工作。在苏联政府的大力帮助下,历时四载,五易其稿,直至1955年7月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才审议并正式通过。此时,“一五”计划已经实施了大部分。3.特点(1)一方面,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