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课后篇巩固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VIP免费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课后篇巩固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_第1页
1/10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课后篇巩固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_第2页
2/10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课后篇巩固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_第3页
3/10
第18课罗斯福新政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1.“我向你们、也向我自己发誓:一定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1932年罗斯福“发誓”的时候()A.经济危机仍在恶化B.“自由放任”政策已被废止C.胡佛已引咎辞职D.新政已经开始答案A2.1931年9月,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董事长杰拉德·斯沃普向胡佛总统提出一个稳定工业的计划,胡佛感到吃惊,甚至觉得是萌芽状态的社会主义。据此判断,该计划主张可能是()A.国家大力干预经济B.坚持自由放任政策C.危及资本主义国家D.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解析从材料“胡佛感到吃惊,甚至觉得是萌芽状态的社会主义”可知,该计划具有社会主义的特征,国家大力干预经济与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有相似之处,故A项正确;自由放任政策是经济自由发展,不受政府干预的政策,与材料“胡佛感到吃惊,甚至觉得是萌芽状态的社会主义”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计划是为了稳定工业的,不能体现危及资本主义,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计划是为了稳定工业而不是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故D项错误。答案A3.《全国工业复兴法》亦译作“全国产业复兴法”,罗斯福称“《全国工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重要、最具有深远意义的立法”。因为该法()A.借鉴苏联经验,实行计划经济B.实行以工代赈,扩大就业机会C.依靠国家干预,缓和劳资矛盾D.稳定金融秩序,重建银行信誉解析《全国工业复兴法》是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国家干预,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而不是借鉴苏联经验,实行计划经济,故A项错误;B项属于社会福利方面的改革,故错误;该法通过国家干预,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缓和劳资矛盾,故C项正确;D项属于整顿财政金融体系方面的措施,故错误。答案C4.下边是1920~1940年的美国经济数据图。对该图解读符合实际的是()预算结余或赤字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百分比,1920~1940A.1921~1930年预算结余,反映经济政策顺应时代要求B.1930~1932年预算赤字,反映政府全面加强经济干预C.1933~1935年预算比重接连增加,表明公共开支增多D.1936~1938年预算比重连续下降,表明经济出现复苏解析本题考查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影响。1921~1930年预算结余反映了美国经济的发展,而这一时期也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逐步走向尖锐时期,A项错误。1930~1932年是胡佛当政时期,他继续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B项错误。1933~1935年预算比重接连增加,赤字却连年严重,反映了当时美国经济上依然处于极其困难的时期,C项错误。预算比重的连续下降是经济形势好转的表现,D项符合题意。答案D5.罗斯福新政体现了创新精神。在社会福利制度方面,新政的创新性最突出的体现在()A.成立负责救济的政府部门B.发放救济补助C.实行“以工代赈”D.以立法来保障救济解析在新政中,罗斯福政府大力兴办公共工程,实行“以工代赈”,既维护了受救济者的尊严,又拉动了经济的发展。这是一种崭新的福利制度,对以后福利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答案C6.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政府通过形形色色的艺术家、音乐家、作家和演员提供创作和演出的机会,使文化界出现了一股“书写美国”“描绘美国”的民族主义思潮。这说明“新政”()A.注重恢复民族自信心B.具有文化复兴的特征C.带有狭隘民族观倾向D.促进了文化经济发展解析材料中美国政府的做法目的是使文化界出现了一股“书写美国”“描绘美国”的民族主义思潮,说明“新政”的这一措施是为了恢复民族自信心,从而增强民族凝聚力,故A项正确;材料中的做法是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不是文艺复兴,故B项错误;材料中涉及整个美国,并不存在狭隘的民族观念,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做法主要是为经济恢复提供信心,并未直接推动经济发展,故D项错误。答案A能力提升1.从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竞选总统,美国国内有学者认为,罗斯福新政抛弃了美国传统的、至为宝贵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走上了一种类似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最终会使美国走上政治“非民主化”道路。该观点主要说明了()A.“新政”完全放弃传统的自由经济发展模式B.“新政”试图引导美国走社会主义道路C.美国国内在摆脱危机的道路选择上有分歧D.新政有使美国陷入“极权政治”的危险解析该观点认为,罗斯福新政抛弃了美国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选择了类似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最终会使...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课后篇巩固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