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聆听中顿悟在反思中前行——听《魏书生教育思想大型报告会》有感罗廷斋魏书生的名字早已熟知,但遗憾无缘见面聆听教导。感谢学校给予这次外出学习的机会,今天,我终于如愿以偿近距离领略教育大师的风采,我的心灵接受了一次圣贤的洗礼。我带着虔诚的心聆听了魏书生一整天的报告会,五个小时的讲述,时而令人捧腹,时而发人深省,我们在“松静匀乐”气氛中感受他的睿智、幽默。魏书生的报告,没有高深的理论,有的只是推心置腹的心里话,像朋友间的对话;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妙趣横生、幽默风趣的顺口溜、响快板,像演奏爱的赞歌;更没有空洞说教,有的只是他的心灵独白,像是一位智者的循循诱导。讲座在掌声阵阵开始,在阵阵掌声中结束。他的教育哲理让我受益匪浅,他的教育思想“余音绕梁”,使我如沐春风,“吾当三日独省其身”:追求“松静匀乐”的人生境界。“松”即身体放松,“静”乃心灵宁静,“匀”指呼吸匀称,“乐”是情绪快乐。“松静匀乐”是魏书生追求的一种境界,也是他的一种心态。是的,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多是负担,是另一种失去;少非不足,是另一种拥有;舍去也不一定是失去,而是另一种更宽阔的拥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事情,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事,而是我们处理它的方法和态度。请记住:当拿花送给别人时,首先闻到花香的是我们自己;当抓起泥巴抛向别人时,首先弄脏手的也是我们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辈子守住平凡,静下心来,实实在在地干事。无论是当班主任,当校长,还是当教育局长,魏书生都是那么朴素,一辈子心甘情愿守住平凡,30多年来始终奋斗在教育第一线。“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是他最真实的做法。魏书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实践者,在实践中升华自己,在实践中完善教育教学思想。魏书生把他的思想概括为“一小点,两大点,三个守住,四个过程,五个现象,六步骤,七个一分钟,八个习惯,课堂教学十条要求”等。听得好东西,不敢独占,记下来与大家共赏。一小点:就是领着全校师生练气功(后来改“练气功”名为“注意力体操”);两大点:就是民主和科学(魏老师牢记中国新文化运动的精神)。三个守住:守住传统知识,守住新中国经验,守住自己的长处。四个过程:知,行,恒,情。五个现象:温馨的教室,温暖的走廊,催人奋进的排行榜,优美的音乐、和谐的校容。六个步骤:一定向: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并告诉学生,使之心中有数,方向明确;二自学:学生根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自学教材,独立思考,自己作答案,不懂的地方,留待下一步解决;三讨论:学生前后左右每四人为一组共同讨论和研究在自学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寻求答案,不能解决的问题,留待答疑阶段解决;四答疑:立足于由学生自己解答疑难问题,由每个学习小组承担回答一部分,然后由教师回答解决剩下的疑难问题;五自测:学生根据定向指出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学习后的自我理解,自拟一组约需十分钟完成的自测题,由全班学生回答,自己评分,自己检查学习效果;六自结:每个学生总结自己学习的主要收获,教师在成绩优秀、中等、较差的学生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学生,讲述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使所获得的知识信息得到及时强化。七个一分钟:每天做一分钟家务;唱一分钟军歌,写一分钟日记,练一分钟原地踏步,读一分钟名著,练一分钟注意力,练一分钟演讲。八个好习惯: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八个好习惯;定计划的习惯;预习的习惯;适应老师的习惯;自己留作业的习惯;整理错题集的习惯;自己出考试题的习惯;筛选资料,总结学习经验的习惯;大事做不来小事赶快做的习惯。课堂教学十条要求:教案要公开,一堂课至少要有三个目标,教师每节课讲课不超过20分钟,每节课发言人数不少于10人,每节课学生动手练习不少于10分钟,每节课处理偶发事件不超过20秒,至少留三类不同的作业,让学生做课堂教学总结,课间十分钟与学生一起活动,在教案上必须写上一句话:本节课成功、快乐在哪里。看完之后,大家是否感觉到魏老师的教育思想并没有空洞的大道理、豪言壮语,有的只是平实的小哲理,甚至我们觉得它们很熟悉,就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