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春秋时期,在诸侯国争夺王位的斗争中,像齐国小白、晋国重耳这样的王室贵族流落他乡的情形较为多见。这说明了()A.贵族政治已经崩溃B.王位世袭难以为继C.宗法秩序受到冲击D.诸侯争霸异常激烈2.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这一举措()A.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D.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3.两汉和魏晋时期,士子必须获得地方官员及世族豪门的推荐,才能参加考试。而唐代规定,士子可以自带一种叫做“牒”的身份证明即可直接报名参加考试,地方政府不能压制。这一变化反映了唐代()A.人才选拔资格放宽B.门第等级依然森严C.士族退出历史舞台D.官僚政治逐步形成4.乾隆时规定:到退休年龄,主动申请退休,获准退休后级别不变的官员,可以“食全俸”;没有到退休年龄,但在考核中发现年老有病,朝廷可以特批退休,但即便获准级别不变,也只能“食半俸”;被朝廷勒令退休的官员,就不能享受任何食禄了。此规定()A.保证了政府决策的科学性B.利于增强政府机构的活力C.对官吏体制作出法律规范D.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5.明清时期,很多地区的宗族组织以祠堂为主要场所,合族祭祖、催收赋税、赈济救助、褒善罚恶。这一现象有助于()A.弥补国家行政力的不足B.制约地方政府权力的膨胀C.宗族之间矛盾的妥善处理D.完善国家基层行政机构6.17世纪,中国人已普遍穿着棉布冬装,而不再穿着宋代时流行的麻布或亚麻布服装。与前文所述现象出现无关的是()A.中国棉纺织技术的进步B.新的经济作物品种的种植C.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D.社会经济生产的专业化7.明朝初年政府“命在京兵马指挥司并管市司,每三日一次,校勘街市斛斗、秤尺,稽考牙侩(中间商)姓名,时其物价”。此举意在()A.垄断城市商业贸易B.强化重农抑商政策C.征税补充军费开支D.维护市场公平交易8.儒家崇尚知仁行义的谦谦“君子”;墨家推崇分人以财、助人以力的“兼士”;法家则以循名责实、公正无私的“铁腕”实行者为道德极峰。这说明先秦士子()A.提倡政治参与意识B.主张规范三纲五常C.讲究胸怀宽容博大D.注重个人道德修养9.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但秦朝建立后,面对空前扩大的统治区域,却采用了郡县制。其进步性主要体现在()A.行政区域名称的变化B.地方行政效率显著提高C.专制皇权得到明显加强D.官员任用原则的变化10.一位外国学者在评论秦汉时期中国的农业时指出,小农是“经济人”,虽然中国的“传统农业可能是贫乏的”,但是小农作为独立的“经济人”,效率是很高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中国的传统农业是脱离政府而独立发展的B.在自给自足的条件下,农民有生产的积极性C.中国传统农业规模大,生产效率高D.传统农业的贫乏表现为忽视生产技术和耕作方法11.下图为宋代铸造的大观通宝钱,由宋徽宗御题钱文。公元1106年,有人夜观星象时忽然发现彗星闪过,叹为观止,宋徽宗认为是吉祥之兆,故而改崇宁六年为大观元年,再而铸钱。由此可见当时()A.天人感应的思想影响深远B.北宋政府铸钱具有随意性C.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平民化D.通过提倡儒学来强化皇权12.有论者指出,公元前5世纪末的雅典民主政治,议事会和公民大会在国内政策问题上退缩为背景,法庭占据了舞台的中心,该学者认为这种现象反映了雅典这一时期重要的民主原则是()A.法律至上B.轮番而治C.人民主权D.司法独立13.《十二铜表法》规定:“若(当事人双方)不能和解,则(他们)应在午前到市场或会议场进行诉讼。出庭双方应依次申辩(自己案件)”这反映出当时的司法审判()A.侧重于当事人的申辩B.遵循严格的司法程序C.确保审判结果的公正D.摈弃旧有的风俗习惯14.16世纪中期,英国大部分的呢绒、德国的金属制品和织物、德法两国的酒、西班牙的羊毛、葡萄牙和意大利来自东方的香料以及波罗的海地区的小麦,都运到尼德兰(荷兰)的安特卫普(港口城市)成交。这反映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