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学习目标1.掌握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2.掌握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学习过程【复习回顾】1.以第三周期为例,说明原子结构的变化规律?2.通过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预测第三周期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变化规律。一、同周期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实验探究】根据所给药品:面积相同的镁条和铝条,金属钠,酚酞溶液,MgCl2溶液,盐酸(1mol·L-1),NaOH溶液,AlCl3溶液,蒸馏水,自己设计实验证明钠、镁、铝金属性的强弱。(先向老师展示自己的实验方案后再做实验。)实验一:金属和水反应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二:金属和酸反应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三:碱性强弱比较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结论:【思考交流】阅读课本P16第3个表格,探究硅、磷、硫、氯非金属性强弱。结论:小结: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非金属性逐渐。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而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又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的原子结构了元素的化学性质,而元素的化学性质又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同样,知道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也可以确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元素的化学性质也可以反映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二、元素周期表的应用1.在自然科学方面:元素周期表为发展物质结构理论提供了客观依据。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周期表有密切关系,元素周期表为发展过渡元素结构、镧系和锕系结构理论,甚至为指导新元素的合成,预测新元素的结构和性质都提供了线索。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在自然科学的许多部门,都是重要工具。2.在生产中的某些应用。(1)农药多数是含等元素的化合物。(2)半导体材料都是周期表里的元素,如Ge、Si、Ga、Se等。(3)催化剂的选择: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已发现对许多化学反应有良好的催化性能。目前人们已能用铁、镍熔剂作催化剂,使石墨在高温和高压下转化为金刚石;石油化工方面,如石油的催化裂化、重整等反应,广泛采用作催化剂。(4)耐高温、耐腐蚀的特种合金材料的制取:在周期表里元素,如钛、钽、钼、钨、铬,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等特点。随堂检测1.下列变化的比较,不正确的是()A.酸性强弱:HClO4>H2SO4>H3PO4>H2SiO3B.原子半径大小:Na>S>OC.碱性强弱:KOH>NaOH>LiOHD.还原性强弱:F->Cl->I-2.硒是人体肝脏和肾脏的组成元素之一,现在含有元素硒(Se)的保健品已经进入市场,已知它与氧元素同族,与钾元素同周期,关于硒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为34B.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分子式为H2SeO4C.Se的非金属性比Br弱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硫化氢气体强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B.NH3、H2O(g)、HF稳定性依次增强C.HClO比H2SO4酸性强D.甲、乙两种非金属元素与金属钠反应时,甲得电子的数目多,所以甲活泼4.已知电子层数相同的三种元素X、Y、Z,其最高价含氧酸酸性:H3XO4Cl->Br->I-B.氧化性:F2>Cl2>SC.酸性:H2SO4>HClO4>H3PO4D.非金属性:F>Cl>S>O9.制冷剂是一种易压缩、易液化的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