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二中11-12学年高一12月份质量检测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题的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题,每题2分,60分1.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最主要是因为()A.创建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B.为两汉至宋元政治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C.统一了度量衡D.统一了法律2.下图是秦阳陵虎符,铜铸,中分为二,左右各有十二字铭文:“甲兵之符,右在,左在阳陵。”发兵必须左、右半符验合方能生效。上文“右在”后空缺部分应是()A.皇帝B.太尉C.御史大夫D.丞相3.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A.分封制和郡县制B.宗法制和郡县制C.分封制和中央集权制D.宗法制和中央集权制4.有人将“分封制”称为“封建制”,是指古代帝王列土封疆、封邦建国的制度,被封诸侯拥有自己的领地。按照上述定义,下列现象不属于分封制的是()A.周天子封功臣姜尚于齐地B.汉高祖封侄子刘濞为吴王C.明太祖封四子朱棣于燕地D.康熙封四子胤禛为雍亲王5.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家”和“国”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演变过程中,对这种家国一体的政治造成冲击的有()①宗法制;②郡县制;③三省六部制;④科举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6.秦始皇创立了皇帝制度,从继承的角度看,该制度受到前朝哪些制度的影响()①禅让制;②王位世袭制;③分封制;④嫡长子继承制A.①②③④B.②③C.①②D.②④7.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汉代宰相位高权重B.唐代宰相权力下降C.宰相数量逐渐增加D.皇权不断加强8.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中,你看出了怎样的发展轨迹()①门第族望;②世卿世禄;③考试选拔;④举才荐能A.②①③④B.②④①③C.④①②③D.②①④③9.宗元时期的最高行政机构分别是()A.中节省和枢密院B.中书门下和中书省C.参知政事和平章政事D.枢密院和宣政院10.明代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11.希腊的地理环境中对城邦制度的特点影响最大的是()A.发生在大河流域B.海港众多,物产丰富C.山海相隔、彼此孤立D.东临爱琴海12.在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过程中,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被视为三大里程碑式的事件,这三次改革的共同方向是()A.逐步提升妇女的政治地位B.从治“公民”到治“万民”C.不断健全民主政治D.城邦政权向所有的人开放13.罗马法规定,贷款月息不得超过贷款额的百分之一,超过此限额者应处以四倍于所得利息的罚款。这表明()A.私有财产不可侵犯B.债务人与债权人关系紧张C.高利贷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D.运用法律调节借贷关系14.“昔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诗词中提到的四位皇帝都()A、开创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B、不同程度地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C、吸取农民起义教训,休养生息D、大力抵制土地兼并,戒奢从俭15.清嘉庆皇帝:”我朝列圣相承,乾纲独揽,大权从无旁落。”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行省制的推行B、丞相制度的废除C、内阁地位的上升D、军机处的设立16.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意即不同的地理环境会造成不同的风土人情。那么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对希腊的文明影响最大的是:()A、君主制的盛行B、小国寡民C、公民政治的盛行D、缺乏稳定的文明基础17.马克思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A、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B、以战争作为主要侵略手段C、洗劫并焚毁圆明园D、增开商埠,扩大商品输出18.“紫禁城内各有宫殿,尽为寇兵分国占据。三海、万寿山、颐和园等处,……各宫中累代珍异皆为日人捆载以去。”是指哪一次侵华战争罪行:()A、第二次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日本全面侵华19.观察图片,下列有关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导致革命失败,这是根本原因B、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这是客观原因C、农民阶级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