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练通】高中历史2.3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课时提升训练(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基础达标】1.(2013·河北学业水平测试)下表是1872-1894年、1895-1913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统计资料,从中得出的结论是()年代(年)商办外国人办设厂数(家)资本(千元)资本所占比重设厂数(家)资本(千元)资本所占比重1872-18945346879.6%1032800057.3%1895-19134639081041%13610315346%A.商办企业发展缓慢B.民族工业独立发展C.商办企业规模较小D.外资工厂纷纷破产2.(2013·德州高一检测)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求生存”,“夹缝”指的是()①外国资本主义②本国封建势力③官僚资本主义④南京国民政府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3.“‘公永和’……仅有丝车一百零四部,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斯时运用缫丝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乃延意麦登斯为工程师。”可见“公永和”具有的特征是()A.深受各级官吏的盘剥压榨B.规模较小且设备陈旧不堪C.过分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D.忽视了对国内市场的开拓4.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妥协性,其决定性原因是()A.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人数少,力量单薄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从一产生就受到来自外国列强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5.(2013·湖州高一检测)鸦片战争以后至新中国成立前,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实现富国之梦兴办实业,试图以经济振兴实现民族独立,结果都失败了。这一现象说明()A.实现民族独立是发展近代化的前提B.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先天不足C.封建专制统治是近代化的主要障碍D.思想解放是开始近代化的先决条件【能力提升】3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2013·济南模拟)有人说,中国近代工业只不过是装配工业(即以外国零件装配成机器)或加工业(即以外国原料加工制成日用品)。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在于()A.技术设备落后B.轻工业投资少,见效快C.缺乏重工业基础D.中国适合投资劳动密集型企业2.右下图是民国三十年创办的旌德建华烟厂生产的香烟商标。对此叙述符合史实的是()A.抗战时期民族工业发展B.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崛起C.发展实业与抗战相结合D.中、美、英、苏四国共同抗日3.“1948年8月19日到11月8日间,上海的商品价格上涨20倍。”材料反映的这一现象在当时产生的影响有()①加速蒋介石政权的崩溃②加速了当时国民经济濒临崩溃③导致民族工业陷入绝境④推动了抗战后农业的迅速复苏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4.(2013·哈尔滨模拟)在中国近代某一时期工业资产遭受严重损失:上海达52%,南京达80%,杭州达28%,无锡达64%,武汉达12%,广东达31%。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A.北伐战争时期B.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5.(2013·济宁高一检测)下表反映了1937年、1945年我国部分省份企业情况,对其分析正确的是()企业时间陕西近代工业企业云南注册工厂贵州官僚资本工厂广西注册工厂1937年10家42家2家3家1945年385家226家27家292家A.是敌后战场的经济支柱B.主要由爱国人士为抗击侵略自发创建C.使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实现平衡D.为抗战胜利作出了一定贡献6.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时间厂数(家)创业资本数(元)工人人数(人)1913年6983308240002707171920年1759500620000557622A.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B.为辛亥革命的产生和发展提供社会基础C.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有利于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传播D.为近代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7题12分,第8题14分,共26分)7.(2013·衢州模拟)阅读中日纱厂纺制20支纱的每包成本比较表(1933年):成本中国(元)日本(元)中国超过日本(元)超过的%工资动力10.505.505.804.804.700.708115机械修配营缮消耗品包装薪金职工保护费运输营业捐税及利息保险制造及营业杂费1.800.401.701.501.200.200.202.5015.000.203.000.600.400.501.200.600.500.202.002.700.101.001.20—1.200.300.60-0.30—0.5012.300.102.00200—24025100-60—25456100200总成本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