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跟踪测试试题第Ⅰ部分选择题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乒乓球台高约为760cmB.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50gC.成年人正常行走1.2m用时约1sD.长春市冬季平均气温约-262.伴随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噪声已严重影响向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下面事例中不是直接控制噪声措施的是()3.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为340m/sB.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C.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了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D.真空也能传声4.缺水已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因此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一些严重缺水的国家,露水也是重要的水资源,露水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A.熔化B.汽化C.液化D.升华5.爱米在使用电冰箱时发现了许多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他的判断正确的是()A.拉开冷冻室的门,有时能看见“白气”,这是液化现象、吸热B.湿手伸进冷冻室取冰棒时,有时感觉到手被冰棒粘住了,这是汽化现象、放热C.放人冷冻室的矿泉水结了冰,这是凝固现象、放热D.从冷冻室中取瓶冻的汽水,过一会儿瓶外壁出现了小水珠,这是升华现象、吸热6.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水中倒影I3.海市媵楼C.小孔成像D.坐井观天7.小明在平静湖边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中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云是虚像,鱼是实物B.云和鱼都是虚像C.云是实像,鱼是虚像D.云和鱼都是实物8.如图所示,是我们从水面上方看到的筷子斜插入水中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9.下列光路图正确的是()A.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B.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C.放大镜的成像图D.近视镜的成像图10.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B.物体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C.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D.物体的体积越大,密度越大11.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所示)可快速登录网页,访问网络数据,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A.二维码是光源B.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C.摄像头相当于凹透镜D.二维码通过摄像头成的是放大的实像12.冬天,常看到室外的自来水管包了一层保温材料,是为了防止水管冻裂,水管被冻裂的主要原因是()A.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B.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C.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D.水管本身耐寒冷程度不够而破裂13.如图所示,有一个圆柱体PQ,放在凸透镜前图示位置,它所成的像的形状是()14.在实验中常借助“悬锤法”测定蜡块的密度,用天平测出蜡块的质量为m,用量筒测定蜡块的体积如图所示,则蜡块的密度表达式为()A.B.C.D.15.两个实心物体a、6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密度是6的密度的2倍B.b的密度是“的密度的2倍C.a的密度足0.5×kg/D.a、b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第Ⅱ部分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6.图中B是汽车限速标志,它表示的含义是(选填“最高速度”或“平均速度”)不超过5km/h,行驶过程中,以汽车为参照物,标志牌是的.17.“蝉噪林逾静,鸟呜山更幽”诗句中,“蝉”和“鸟”叫声的区分依据的是声音的不同;茂密的森林有吸声和消声的作用,是在控制噪声.18.白天,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的蒸发,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人高空时,水蒸气遇冷成大量的小水珠或成大量的小冰晶,这就是我们看到的云.(填物态变化名称)19.在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中:选择制作潜望镜;选择制作照相机镜头.20.在中考体检时,医生让爱米同学观察前方平而镜中的视力表来确定视力,视力表在爱米的后方,他在镜中看到的是视力表的一个立、等大的虚像.测试后,医生发现爱米眼睛近视,他需配戴透镜矫正视力.21.如图是某人看近处物体时的光路图,由图可知他是(选填“近视”或“远视”)眼。老爷爷用放大镜看报纸上的字时,想使字更大一些,应该让放大镜离字稍一些。22.挂点滴时液体的密度为=1.03×kg/m3.则输完一半液体以后,剩余液体的密度为kg/m3=g/cm3.23.将注射器的小口封住,在将活塞往里推的过程巾,被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