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考察改进思考县委决定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我觉得很有必要。思路决定出路,行动的创新必定是以观念的创新为前提的。干部工作承担了为党的事业提供人力资源的保障的责任,同样需要以开放的思维,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组织部门工作也不少年头了,我觉得,在干部考核考察工作中我们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具体说有以下几个方面:1、扩大干部考察的横向面充分利用人大工作的成果。人大按照法律行使监督权,有许多有效的监督方法,比如工作评议、述职评议、工作视察、处理来信来访。这些工作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依法监督,二是参与面广。依法监督保证了监督的权威性,参与面广代表了监督的广泛性。因此,人大工作的相关成果是可以运用到干部考察工作中来的。是可以反映部分单位和个人工作的实际的状况的。地方党委应该要求组织部门主动的和人大常委会取得联系,加强情况的沟通。必要时,在征得人大常委会同意的情况下,直接参与一些具体的工作。注重政协参政意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对国家的大政方针和群众生活的重要问题进行政治协商,并通过建议和批评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形式上通过组织委员视察、参观和调查,了解情况,就各项事业和群众生活的重要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和其他形式向国家机关和其他有关组织提出建议和批评。因此,单位和领导者个人履行职责的好坏,也可以从政协委员们的建议案、提案中得到一些反映。组织部门在干部考察中应该注重这些建议和批评。严格收集部门工作信息。每一个单位和部门有着自身的工作范围,同时也也必须完成其他单位和部门相关的工作。比如计划生育、社会治安、宣传工作等等。乡镇与县直单位也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因此,对班子和个人的考察,就应该对单位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情况细致的收集。这些情况的收集,可以反映出工作的大致过程,也可以比较准确的反映工作的实际成第1页共3页效。比只是在年终看最后的结果要更为有说服力。广泛征询考察对象相关部门和工作联系紧密人员的意见。这些人包括分管的领导挂点的领导,挂点的单位,业务密切关联的单位,服务对象群体等。这些人与考察对象接触多,而且往往有实质性的接触。对考察对象履行职责情况有最直接的感受,他们的意见也是最真实的。这些人当中,尤其要征询服务对象的意见。2、大胆采用日常了解的情况组织部门现在的考察工作,一般是以集中考察所了解的情况为依据。对于平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所了解的情况一般不纳入考察的归总。原因在于,集中考察是集体的行为,对反映的情况有考察组其他的同志在场,而且有原始的记录,即使考察偏差较大,也有依据可查,责任的承担也是考察小组的,个人一般不会承担。由于集中考察往往时间要求很紧,考察组在谈话过程中要十分注意时间的把握,因此在集中考察中客观掌握情况的难度就加大了。同时,就目前的状况来说,许多同志不愿意反映情况。原因有多方面的。一是认为班子是否团结,对干部的使用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即使有问题,有矛盾,在考察中也尽量避而不谈。二是认为考察只是一个形式,干部使用受非考察因素的影响很大,说了也没有用,不如不说;三是对考察组不够信任,怕考察组泄露谈话内容,怕别人打击报复。由于以上原因,集中考察就不可避免的有了局限性。与此相反,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人们随意的谈话、聊天、议论所反映的情况往往就更具有真实性,因为氛围轻松,没有什么顾虑。所以,作为组工干部,应该以事业为重,不要过多的考虑个人的得失,要敢于承担责任,要把工作的意识贯穿到日常的生活中,要善于把日常生活中所了解到的情况通过合适的方式加以验证,敢于把得了验证的情况反映到考察工作中去。3、公开考察测评结果对班子成员的民主测评在现在的干部考察工作中还属于是秘密。只有考察组的同志以及听取汇报的领导们知道。作为考察对象和其他干部是不能知道的。我认为,这种做法很不合理。至于这种做法存在的原因,我想可能是怕测评的结果与最后干第2页共3页部的使用相距太远。当然,作为干事情多的干部,或者个性比较强的干部,会得罪不少的人,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