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一中2011年春季期中考试高一化学(文科)试题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在答题卡上将符合题意的选项涂黑)1.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人是A.李世光B爱迪生C.陈景润D.门捷列夫2.到目前为止,元素周期表所具有的周期数为A.一个B.三个C.五个D.七个3.元素周期表所具有的列数为A.16B.17C.18D.194.与原子序数不一定相等的是A.核电荷数B.质子数C.中子数D.核外电子是5.少量的金属钠通常保存在A.水中B.煤油中C.氯化钠溶液中D.盐酸中6.金属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周期数是A.第四周期B.第三周期C.第二周期D.第一周期7.原子核外第M层电子层是指A.第三层B.第二层C.第一层D.第四层8.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核泄漏放射性物质13353I的中子数是A.80B.133C.53D.709.1H与2H的关系是A.同素异形体B.同种原子C.同种单质D.同位素10.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燃烧木炭取暖B.酸与碱的中和反应C.炸药爆炸D.煅烧石灰石11.下面有关结论中,错误的是A.沼气是一种清洁的能源B.使用沼气作能源可以保护森林C.使用沼气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了不便D.使用沼气是对化学能的充分利用1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必然伴随发生能量变化B.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变化引起的C.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的多少无关D.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1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人类目前所直接利用的能量大部分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B.人体运动所消耗的能量与化学反应无关C.我国目前最主要的能源是煤炭D.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三种化石燃料14.下列关于充电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充电电池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B.充电电池可以无限制地反复放电、充电C.充电是使放电时的氧化还原反应逆向进行D.较长时间不使用电器时,最好从电器中取出电池,并妥善存放15.碘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下列疾病与缺碘有关的是A.大脖子病B.贫血症C.软骨病D.夜盲症16.将碘水和下列试剂混合振荡,静置后上层为紫红色的是A.苯B.酒精C.CCl4D.淀粉溶液17.下列物质中,溶于水生成两种酸的是A.Cl2B.HClC.CO2D.NaCl18.下列单质中,最容易跟氢气发生反应的是A.F2B.N2C.O2D.Cl219.某原子的核外M层上有3个电子,那么,其L层上电子数为A.2B.8C.18D.1320.下列元素中,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等于其它各层电子数之和的是A.MgB.SC.OD.Ar21道尔顿的原子学说包括三个论点: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同种元素原子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现在看来其中不确切的是A.①B.②③C.①③D.①②③22.决定元素种类的微粒是A.质子B.中子C.电子D.质子和中子23.同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的相同之处是A.核外电子数B.电子层数C.最外层电子数D.质量数24.以下不能作为元素周期表的编排依据的是A.电子层数B.原子序数C.最外层电子数D.相对原子质量25.某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XO4,该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A.HXB.H2XC.XH3D.XH426.下列各组元素化合时,最易形成离子键的是A.H和SB.S和OC.C和OD.Na和F27.19世纪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A.提出了原子学说B.提出了分子学说C.发现了稀有气体D.发现了元素周期律28.“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冷的饮料。吸食时将饮料罐隔离层中的化学物质和水混合后摇动即会制冷。该化学物质可能是A.氯化钠B.固体硝酸铵C.生石灰D.蔗糖29.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人类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A.天然气B.氢气C.木炭D.酒精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放热反应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C.吸热反应一定不能再常温下进行D.一个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要看反应物与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31.下列可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单位的是A.km/sB.mol/LC.mol/(L·s)D.mol/s32.下列措施能够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A.降低温度B.减小气体物质的压强C.使用合适的催化剂D.减小反应物得用量33.我国“西气东送”的天然气的成分是A.甲烷B.氢气C.水煤气D.氯气34.第一种从无机物合成的有机物是A.甲烷B.尿素C.塑料D.苯35.向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A.CCl4B.NaClC.KClO3D.CH3Cl36.能够催熟水果的物质是A.甲烷B.乙烯C.苯D.汽油37.将下列物质与溴水混合并充分振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