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检测(八)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2018·常州一模)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运动陆续在东北各地兴起,建立了上百支抗日游击队。这表明中国共产党()A.将民族利益放在首位B.开始建立自己的武装C.已经赢得长征的胜利D.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解析:选A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的作为和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完全相反,积极抗日,说明重视民族利益,故A项正确;中国共产党开始建立自己的武装是1927年的南昌起义,故B项错误;长征是1934年10月~1936年10月,故C项错误;制定全面抗战路线是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的陕北洛川会议上制定的,故D项错误。2.(2019·泰州月考)丹麦作家何铭生认为:“在1937年初之前,‘城市战’对于世人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但是这年秋天在上海进行的战役改变了这一切。”这次战役()A.使东三省逐步沦陷B.是国共两党携手抗战的成果C.是正面战场的胜利D.宣告日本速战速决计划破产解析:选D1937年上海的战役是淞沪会战,该战役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D项正确;A项是九一八事变;B项是太原会战;C项是台儿庄战役胜利。3.(2018·盐城一模)1937年9月23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本日罗店第四军溃退,但左右各部队未动摇,故未致大害。保定阵线如常,山西平型关幸获大胜,此晋局转危为安之机乎。”材料表明()A.国共两党实现了全方位合作B.全民族抗战的局面由此开始C.平型关大捷增强其抗战信心D.正面战场不再是抗战主战场解析:选C国共两党实现了全方位合作与史实不符,因为国共两党实行的是党外合作,故A项错误;全民族抗战是从七七事变开始,故B项错误;“保定阵线如常,山西平型关幸获大胜,此晋局转危为安之机乎”表明平型关大捷增强其抗战信心,故C项正确;武汉会战之前正面战场是抗战的主战场,故D项错误。4.(2019·南京学情调研)下列两幅抗战时期的漫画反映了()A.正面战场英勇抗战情形B.敌后战场始终是中流砥柱C.全民族抗战的巨大作用D.侵华日军即将无条件投降解析:选C游击战是在敌后战场,故A项错误;战略防御阶段正面战场是中流砥柱,故B项错误;漫画表明游击战和国民党的正面抗战形成的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故C项正确;侵华日军即将无条件投降材料无从体现,故D项错误。5.(2019·扬州质检)台儿庄战役前,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曾请周恩来、叶剑英商谈作战方针。战役爆发后,李宗仁采取“固守据点,各个击破,阵地战与运动战相结合,把敌人歼灭在台儿庄”的作战方针。张云逸所率新四军一部积极配合淮河沿岸的国军部队阻击日军北犯。这表明当时()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B.揭开国共军队协同抗战的序幕C.正面战场战略战术运用灵活D.抗日战争由此进入了相持阶段解析:选C由“固守据点,各个击破,阵地战与运动战相结合”“张云逸所率新四军一部积极配合淮河沿岸的国军部队”等信息可以得出C项符合题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的标志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故排除A项;揭开国共军队协同作战序幕的是太原会战,故排除B项;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标志是广州、武汉的失陷,故排除D项。6.王桧林在《抗日战争》一书中指出:“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存在两个战场。这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具有中国特色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增加了中国历史的复杂性。”这两个战场()A.是1937年以来中国政治军事发展的结果B.极大地影响了抗战胜利后的中国政局C.在抗击日军时所处的战略地位相同D.在抗击日军时实施的战略战术相同解析:选B两个战场指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抗日战争胜利前后,国内出现两种前途的斗争,很大程度上是以国共两党为代表,敌后战场发展成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区,故B项正确。7.(2018·扬州期中)这是一幅反映抗日战争时期对敌作战的木刻漫画,下列对其寓意的解读错误的是()A.毒蛇象征着邪恶的侵华日军B.剪刀喻指出击平汉路的八路军C.反映正面战场抗战的战术特点D.鼓舞全国军民抗战胜利的决心解析:选C漫画中平汉路破袭战是为了配合正面战场的作战,牵制日军南下的一次突击战役,显然是敌后游击战的战略特点,它不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