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自测·基础达标1.(2018·石家庄高二检测)铅蓄电池的两极分别为Pb、PbO2,电解质溶液为硫酸溶液,工作时的反应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Pb为正极被氧化B.溶液的pH不断减小C.S浓度不变D.两电极质量均增加【解析】选D。由铅蓄电池的总反应PbO2+2H2SO4+Pb2PbSO4+2H2O可知,Pb为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被氧化,故A错误;电解质硫酸的浓度不断减小,溶液的pH不断增大,故B错误;由铅蓄电池的总反应PbO2+2H2SO4+Pb2PbSO4+2H2O可知,硫酸被消耗生成硫酸铅沉淀,所以S浓度不断减小,故C错误;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b-2e-+SPbSO4,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bO2+S+2e-+4H+PbSO4+2H2O,因此两电极质量均增加,故D正确。2.被称之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采用一个薄层纸片作为传导体,在其一边镀锌,而在其另一边镀二氧化锰。在纸内的离子“流过”水和氧化锌组成的电解液。电池总反应为Zn+2MnO2+H2OZnO+2MnO(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世纪金榜导学号A.该电池的正极为锌B.该电池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剂作用C.当0.1molZn完全溶解时,流经电解液的电子个数为1.204×1023D.电池正极反应式为2MnO2+2e-+2H2O2MnO(OH)+2OH-【解析】选D。根据总反应式,A中Zn在反应后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所以锌为负极。二氧化锰在反应过程中作正极,所以B错误,D正确。C中电子不通过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产生电流是由阴阳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的。【补偿训练】下面是两种常见的化学电源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上述电池分别属于一次电池、二次电池B.干电池在长时间使用后,锌筒被破坏C.铅蓄电池工作过程中,每通过2mol电子,负极质量减轻207gD.铅蓄电池负极材料为Pb【解析】选C。在干电池中,Zn作负极,被氧化,B正确。C项忽略了硫酸铅在该极上析出,该极质量应该增加而非减少。3.(2018·太原高二检测)锂-空气电池由于具有较高的比能量而成为未来电动汽车的希望。其原理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世纪金榜导学号()A.可以用LiOH溶液做电解质溶液B.锂既是负极材料又是负极反应物C.正极反应为2Li++O2+2e-Li2O2D.正极采用多孔碳材料是为了更好地吸附空气【解析】选A。由模型图可知金属锂作电池的负极,由于锂为碱金属,能与水发生反应,所以电解质溶液应用非水溶剂。【补偿训练】(2017·全国卷Ⅲ)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极a常用掺有石墨烯的S8材料,电池反应为16Li+xS88Li2Sx(2≤x≤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池工作时,正极可发生反应:2Li2S6+2Li++2e-3Li2S4B.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0.02mol电子,负极材料减重0.14gC.石墨烯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电极a的导电性D.电池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Li2S2的量越多【解析】选D。电池工作时,Li+向正极移动,则a为正极,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可以为2Li2S6+2Li++2e-3Li2S4,A正确;电池工作时,转移0.02mol电子时,Li被氧化生成Li+的物质的量为0.02mol,负极质量减轻0.14g,B正确;石墨能导电,利用石墨烯作电极,可提高电极a的导电性,C正确;并不是电池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Li2S2的量越多,D错误。4.(2018·潮州高二检测)将两个铂电极插入KOH溶液中,向两极分别通入CH4和O2,构成甲烷燃料电池。已知,通入CH4的一极,其电极反应式是CH4+10OH--8e-C+7H2O;通入O2的另一极,其电极反应式是2O2+4H2O+8e-8OH-。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通入CH4的电极为负极B.正极发生氧化反应C.燃料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OH-向负极移动D.该电池使用一段时间后应补充KOH【解析】选B。燃料电池可燃物从负极通入,A正确。电池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B错误。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移向负极,C正确。D中反应消耗KOH,电池工作一段时间要补充KOH。5.(2018·茂名高二检测)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4KOH。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充电时阳极反应为Fe(OH)3-3e-+5OH-Fe+4H2OB.充电时电池的正极和电源的正极相连C.放电时正极反应为Zn-2e-+2OH-Zn(OH)2D.放电时每转移3mole-,有1molFe被还原【解析】选C。由总反应式可知,A中充电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Fe(OH)3失去电子形成Fe,正确。B中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