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跟踪检测|基础达标练|1.二战后,欧洲联合与合作的愿望比任何时候都强烈,这一愿望是建立在惨痛的历史教训基础之上的。这种历史教训是()A.欧洲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B.自近代以来,各国冲突和战争连绵不断C.西欧各国经济发展互补性强D.二战后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解析:选B材料不是强调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故A项错误;近代欧洲各国之间,长期的冲突和战乱,影响到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最终使欧洲走向衰落,所以这种惨痛的教训,就是近代以来欧洲各国的战争和冲突,故B项正确;经济发展的互补性强,不是历史教训,故C项错误;两极格局是当时的政治环境特征,故D项错误。2.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外长舒曼在一份宣言中声称:“法国做出了欧洲建设的第一个决定性举动,并且把德国也联合进来。”这里的“第一个决定性举动”是指法国倡议建立()A.欧洲原子能联营B.欧洲煤钢共同体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西欧经济共同体解析:选B欧洲原子能联营成立是在1957年,故A项错误;欧洲煤钢共同体是1951年,符合材料中的时间特征,而且也是欧洲联合的第一步,故B项正确;北约是1949年建立的,故C项错误;欧洲经济共同体是在1958年,故D项错误。3.1951年,法、意、荷、比、卢和联邦德国六国签订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该条约的文本用的是荷兰的纸张、德国的墨水、法国的印刷术,由比利时和卢森堡装订,附着意大利制作的飘带,该做法象征着()A.六国的合并B.六国的合作C.六国各具特色D.六国政治联系加强解析:选B欧洲联合并不是六国的合并,而是合作,故A项错误,B项正确;材料不是强调各自的特色,而是强调合作,故C项错误;当时主要是经济合作,而不是政治合作,故D项错误。4.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联邦德国勃兰特政府先后与苏联、波兰和民主德国签订条约以改善关系,还与东欧一些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并进一步加强经济联系。这反映了()A.欧洲实现政治经济一体化B.北约东扩局面开始出现C.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增强D.冷战对峙局势有所缓和解析:选D20世纪90年代欧盟的建立,表明欧洲朝着政治经济一体化的方向发展,故A项错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东扩是在两极格局结束之后,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是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后,故C项错误;联邦德国与苏联、波兰和民主德国等签订条约以改善关系,进而建交并进一步加强经济联系,使欧洲的紧张局势得到缓和,故D项正确。5.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说日本“这个曾是敌国的国家,对我国来说不仅是太平洋上最强大的堡垒,而且作为太平洋战争胜利的果实,是留在我们手中唯一有价值的地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价值”主要体现在()A.成为美国的最大商品市场B.成为遏制苏联、中国的前哨C.为美国提供廉价劳动力D.提供反面教材,警示战争解析:选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对峙,美国“扶蒋反共”失败后,被迫扶持日本,使日本成为遏制苏联、中国的前哨,故选B项。6.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其根本原因是()A.美苏两极格局即将瓦解B.日本开始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C.日本经济实力的膨胀D.日本需要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解析:选C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取决于它的综合国力,尤其是其经济实力的状况,可知C项正确。7.1961年,许多亚非拉国家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召开了一次会议,这次会议标志着()A.德国正式分裂B.古巴导弹危机解决C.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D.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解析:选D1949年,德国正式分裂,排除A项;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解决,故B项错误;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故C项错误;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故D项正确。8.下图是不结盟运动筹备会议拟定的邀请国家参与该组织的部分“标准”,这反映出不结盟运动()A.协调了内部的矛盾和纠纷B.成员国存在着严重的经济困难C.力图避免大国集团的干扰D.接受了中国不结盟的外交政策解析:选C材料反映的是参加不结盟运动的标准,而不是针对内部成员国的关系制定的标准,故A项错误;从材料看不出成员国内部存在严重的经济困难,故B项错误;从材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