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章末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可用分液漏斗分离的一组物质是()A.溴和四氯化碳B.苯和溴苯C.硝基苯和水D.汽油和苯答案C解析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2.萤火虫会在夏日的夜空发出点点光亮,这是一种最高效的发光机制。萤火虫发光的原理是荧光素在荧光酶和ATP催化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化学能转变为光能:荧光素属于()A.无机物B.烃C.芳香族化合物D.高分子化合物答案C解析荧光素的分子结构中含有苯环结构,因此应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但由于含有O、N、S等元素,故不属于烃,荧光素是一个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3.下列对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正确的是()A.乙烯、苯、环己烷属于脂肪烃B.苯、环己烷属于芳香烃C.乙烯、乙炔属于烯烃D.环戊烷、环己烷属于环烷烃答案D解析A选项中苯、环己烷不属于脂肪烃;B选项中环己烷不属于芳香烃;C选项中乙炔不属于烯烃;D选项正确。4.有机化合物中不含有的基团是()A.醛基B.羧基C.羟基D.烃基答案D解析将题目中的有机化合物分为三部分,a部分是醛基,b部分是羧基,c部分是羟基,a、b部分重合的部分是羰基。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土吸收水果释放的乙烯,可达到水果保鲜的目的B.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与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的反应类型相同C.用水可区分苯和溴苯D.乙烯和苯都使溴水退色,退色的原因相同答案D解析乙烯是水果的催熟剂,高锰酸钾溶液能将乙烯氧化成二氧化碳,从而达到水果保鲜的目的,A项正确;B项,都属于取代反应,正确;苯的密度比水小,而溴苯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利用分层可以区分,C项正确;乙烯使溴水退色是因为发生加成反应,苯使溴水退色是由于萃取,D项错误。6.下列物质与互为同系物的是()答案C解析分子中含有一个醇羟基和一个苯环,根据同系物的定义,可以判断只有C项中的物质符合同系物的定义;A、B项中的物质含有酚羟基,不是同类物质;D项中的物质分子中含有2个羟基,且一个为醇羟基,一个为酚羟基。7.下列有机物的命名肯定错误的是()A.3甲基2戊烯B.2甲基2丁烯C.2,2二甲基丙烷D.2甲基3丁炔答案D解析根据有机物的名称,写出其结构简式,然后再由系统命名法重新命名。D选项结构简式为,编号错误,应为3甲基1丁炔。8.某烃的组成为C15H24,分子结构非常对称,实验证明该烃中仅存在三种基团:乙烯基(CH2===CH—)、亚甲基(—CH2—)和次甲基并且乙烯基和次甲基之间必须通过亚甲基相连。当该烃含有单环结构时,分子中的乙烯基和亚甲基的个数依次为()A.2个、3个B.3个、3个C.4个、6个D.3个、6个答案D解析乙烯基和次甲基之间必须通过亚甲基相连,即剩余部分只能是CH2才能连成单环,根据—CH2—中的碳、氢原子数之和应与烃分子C15H24中的碳、氢原子数相等,列方程可求出—CH2—个数,注意中有一个亚甲基。9.下列关于烷烃和烯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它们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但通式不同B.均能与氯的单质发生反应C.烯烃分子中的碳原子数≥2,烷烃分子中的碳原子数≥1D.含碳原子数相同的烯烃和烷烃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D解析烷烃与烯烃都是烃,均由C和H两种元素组成,故A正确;烷烃可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烯烃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故B正确;由烷烃与烯烃的分子组成可知C正确;当碳原子数相同时,烷烃与烯烃分子式不同,故二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故D项错误。10.下列变化中,由加成反应引起的是()A.乙炔通入高锰酸钾酸性溶液中,高锰酸钾溶液退色B.甲苯滴入溴水中,溴水颜色变浅C.在一定条件下,苯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有油状物质生成D.石油裂解后所得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退色答案D解析A为氧化反应,B为萃取,C为取代反应。11.某烃的分子式为C10H14,不能使溴的CCl4溶液退色但可使酸性KMnO4溶液退色,且可以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生成苯甲酸,则此烃的结构共有()A.两种B.三种C.四种D.五种答案B解析该烃不能使溴水退色,但可使酸性KMnO4溶液退色,为苯的同系物;又因为可以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生成苯甲酸,说明苯环只连一个侧链——丁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