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山东省枣庄市高三数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文试卷VIP免费

山东省枣庄市高三数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文试卷_第1页
1/17
山东省枣庄市高三数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文试卷_第2页
2/17
山东省枣庄市高三数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文试卷_第3页
3/17
山东省枣庄市2018届高三数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文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2{|20}Axxx,则RCA()A.(1,2)B.[1,2]C.(2,1)D.[2,1]2.已知复数1izi(i是虚数单位),则z()A.1B.12C.22D.23.已知123a,31log2b,2log3c,则a,b,c的大小关系是()A.acbB.cabC.abcD.cba4.下图给出的是计算11112462018值的程序框图,其中判断框内可填入的条件是()A.2016?iB.2018?iC.2016?iD.2018?i5.已知2()log(41)xfxax是偶函数,则a()A.1B.1C.2D.26.已知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sinsin)abAB()sincbC,则A()A.6B.3C.56D.237.七巧板是我们祖先的一项创造,被誉为“东方魔板”,它是由五块等腰直角三角形(两块全等的小三角形、一块中三角形和两块全等的大三角形)、一块正方形和一块平行四边形组成的.如图是一个用七巧板拼成的正方形,在此正方形中任取一点,则此点取自阴影部分的概率是()A.316B.38C.14D.188.已知1sin()43,则sin2()A.79B.79C.19D.199.函数()ln(1)fxxx的大致图象为()A.B.C.D.10.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俯视图是等腰三角形,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32B.643C.163D.32311.设1F、2F是椭圆C:2212xym的两个焦点,若C上存在点M满足12120FMF,则m的取值范围是()A.1(0,][8,)2B.(0,1][8,)C.1(0,][4,)2D.(0,1][4,)12.已知函数2()(12)()fxxxaxb(,)abR的图象关于点(1,0)对称,则()fx在[1,1]上的最大值为()A.3B.32C.23D.332第Ⅱ卷(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已知实数x,y满足0010xyxy,则22(1)xy的最大值为.14.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1AB,2AD,则ACBD�.15.已知圆M与直线0xy及40xy都相切,圆心在直线2yx上,则圆M的标准方程为.16.已知()sincosfxxx2()3,若函数()fx图象的任何一条对称轴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都不属于区间(,2),则的取值范围是.(结果用区间表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17.已知数列{}na的前n项和2352nnnS.(Ⅰ)求{}na的通项公式;(Ⅱ)设13nnnbaa,求数列{}nb的前n项和.18.在四棱锥S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平面SAB平面ABCD,平面SAD平面ABCD,且23SAADAB.(Ⅰ)证明:SA平面ABCD;(Ⅱ)若E为SC的中点,三棱锥EBCD的体积为89,求四棱锥SABCD外接球的表面积.19.随着高校自主招生活动的持续开展,我市高中生掀起了参与数学兴趣小组的热潮.为调查我市高中生对数学学习的喜好程度,从甲、乙两所高中各随机抽取了40名学生,记录他们在一周内平均每天学习数学的时间,并将其分成了6个区间:(0,10]、(10,20]、(20,30]、(30,40]、(40,50]、(50,60],整理得到如下频率分布直方图:根据一周内平均每天学习数学的时间t,将学生对于数学的喜好程度分为三个等级:学习时间(分钟/天)20t2050t50t喜好等级一般爱好痴迷(Ⅰ)试估计甲高中学生一周内平均每天学习数学的时间的中位数m甲(精确到0.01);(Ⅱ)判断从甲、乙两所高中各自随机抽取的40名学生一周内平均每天学习数学的时间的平均值X甲与X乙及方差2S甲与2S乙的大小关系(只需写出结论),并计算其中的X甲、2S甲(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作代表);(Ⅲ)从甲高中与乙高中随机抽取的80名同学中数学喜好程度为“痴迷”的学生中随机抽取2人,求选出的2人中甲高中与乙高中各有1人的概率.20.已知抛物线C:22(01)ypxp上的点(,1)Pm到其焦点F的距离为54.(Ⅰ)求C的方程;(Ⅱ)已知直线l不过点P且与C相交于A,B两点,且直线PA与直线PB的斜率之积为1,证明:l过定点.21.已知曲线2()1ln()yfxxaxaR与x轴有唯一公共点A.(Ⅰ)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Ⅱ)曲线()yfx在点A...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山东省枣庄市高三数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文试卷

星河书苑+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从事历史教学,热爱教育,高度负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