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田家炳中学高一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条目整理人民版必修1\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1、鸦片战争的背景19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当时的中国正值封建社会末期,国力渐衰,内部危机严重,处在发生巨变的前夜。2、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主要侵华战争(见教材24页)3、《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主要内容及其危害(见教材24、25页)4、列强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A、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列强无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杀害了数以百万计的无辜百姓;疯狂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丧心病狂地毁灭中华文明遗产。政治上:强迫清政府签订割地赔款条约,破坏中国领土、领海、司法等主权完整。侵略战争还使中国人民流离失所,饱受战争之苦。经济上:疯狂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同时通过政治借款、勒索赔款、在中国设厂筑路等,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B、客观上为中国向现代文明国家发展提供了机遇;政治上:对中国旧制度、旧观念以前所未有的冲击。使先进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开始进行一些现代政治制度的改良尝试。经济上:使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开始引进西方现代技术与设备,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思想文化上:促使国人的觉醒,激发爱国热情,并开始向西方学习.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1、三元里抗英1841年,鸦片战争期间,广州三元里人民自发组织起来抗击英国侵略者。意义: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的爱国精神。2、黄海海战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海战经过:了解丁汝昌、邓世昌、刘步蟾、林永升、叶祖硅等英雄人物的事迹。③结果:日舰率先逃离战场。北洋水师伤亡惨重,但主力尚存。李鸿章命北洋水师避入威海卫军港,使日军取得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最后海陆两路夹攻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灭。3、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①背景:1895年,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被迫割让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②经过:参加台湾保卫战的力量主要有两支:一支以邱逢甲、徐骧为首的义军;另一支是以刘永福为首的黑旗军。③结果:由于敌我力量的悬殊,加上清政府的腐败,台湾全部沦陷。④意义:坚持斗争了五个月,歼灭了三万多名日军,台湾军民为保卫祖国神圣领土完整,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三、伟大的抗日战争1、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日军借口一名日军失踪,制造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很快,平津沦陷。日军向华东和华北两个方向发动攻击,妄图在3个月内灭亡中国。2、南京大屠杀、日军的细菌战和毒气战(见教材34页)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建立的原因:日本大举侵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建立的过程:①九一八事变和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②1935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③1935年12月,中共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④一二九学生运动掀起了抗日救亡的新高潮;⑤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国共从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⑥1937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开始,国共两党加快合作步伐;⑦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改变态度,表示要自卫抗战;⑧八一三事变后,红军接受改编,国共两党首先实现军事合作;⑨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建立的意义:使抗日战争发展成为有工、农、兵、学、商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共同参加的全民族抗战。4、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正面战场:凇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太原会战,国共两党军队共同参战,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平型关大捷;徐州会战,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台儿庄;广州、武汉战役失利后,中国抗战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