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硝酸的性质1.“绿色化学”是指从技术、经济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副作用。下面化学反应不符合绿色化学概念的是(C)A.消除硫酸厂尾气排放:SO2+2NH3+H2O(NH4)2SO3B.消除制硝酸工业尾气排放:NO2+NO+2NaOH2NaNO2+H2OC.制CuSO4:Cu+2H2SO4(浓)CuSO4+SO2↑+2H2OD.制CuSO4:2Cu+O22CuOCuO+H2SO4(稀)CuSO4+H2O2.下列试剂,必须用棕色瓶装的是(B)①浓氨水②氯水③硝酸银④浓硝酸⑤浓盐酸A.全部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③④3.(双选)下列反应中,硝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的是(AC)A.FeO+HNO3B.C+HNO3C.Cu+HNO3D.CuO+HNO34.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A)A.浓硝酸通常保存在棕色的试剂瓶中,说明浓硝酸不稳定B.不用浓硝酸与铜屑反应来制取硝酸铜,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C.足量铁与稀硝酸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说明稀硝酸不能氧化Fe2+D.锌与稀硝酸反应得不到氢气,说明稀硝酸能使锌钝化5.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善于做“表面文章”的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他的成就之一是证实了气体在固体催化剂表面进行的反应,开创了表面化学的方法论。在汽车尾气净化装置里,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作用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NO2是该过程的最终产物B.NO和O2必须在催化剂表面才能反应C.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成分是CO2和NOD.该催化转化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NO+O2+4CO4CO2+N26.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A)A.浓硝酸保存在无色试剂瓶中B.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C.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有橡皮塞的玻璃试剂瓶中D.新制的氯水通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7.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8.碳与浓硝酸共热,产生的气体分为两份,第一份气体先导入适量蒸馏水中再导入石灰水中;第二份气体直接导入石灰水中,则石灰水的变化可能是(B)A.第一份不变浑浊;第二份变乳白色B.第一份变乳白色;第二份不变浑浊C.第一份变乳白色;第二份变乳白色D.第一份不变浑浊;第二份不变浑浊9.1.76g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50mL、密度为1.40g/cm3、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中,得到NO2气体1792m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1.0mol/LNaOH溶液,恰使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全部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A.该浓硝酸中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4.0mol/LB.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是50mLC.浓硝酸在与合金反应中起了酸性和氧化性的双重作用,且起氧化性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08molD.得到的金属氢氧化物的沉淀为3.12g解析:密度为1.40g/cm3、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4mol/L,A正确;加入适量的1.0mol/LNaOH溶液,恰使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此时溶液中溶质为NaNO3,由N元素守恒可知,n(NaNO3)+n(NO2)=n(HNO3),则n(NaNO3)=0.05L×14mol/L-=0.62mol,由钠离子守恒得n(NaOH)=n(NaNO3)=0.62mol,故需要1.0mol/LNaOH溶液的体积为=0.62L=620mL,B错误;起氧化性的硝酸生成NO2气体,根据N原子守恒可知,起氧化性的硝酸的物质的量==0.08mol,C正确;由电荷守恒可知,氢氧化物中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等于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即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8mol×(5-4)=0.08mol,故氢氧化物质量=1.76g+0.08mol×17g/mol=3.12g,D正确。10.你知道这些事实分别表现了硝酸的哪些性质?请填在后面的括号内。(1)久置的浓硝酸显黄色。(不稳定性)(2)铝质、铁质容器常温下可盛浓硝酸。(强氧化性)(3)铜片放入浓硝酸中,溶液变蓝且有红棕色的气体生成。(酸性和强氧化性)(4)碳单质放入热的浓硝酸中产生大量红棕色的气体。(强氧化性)(5)浓硝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减少。(挥发性)11.将一定质量由Cu和CuO组成的固体粉末加入到100mL11mol/L的浓HNO3中,充分反应后,固体溶解完全,收集到NO、NO2混合气体6.72L(标准状况)。若将该混合气体与2.24LO2(标准状况)混合并通入到足量水中,恰好生成HNO3。(1)NO的体积是1.12L,NO2的体积是5.6L(标准状况)。(2)固体粉末中Cu单质的质量是12.8g。(3)向浓HNO3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4mol/L的NaOH溶液,当Cu2+恰好沉淀完时,需要NaOH溶液的体积是0.2L。解析: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铜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