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2分散系及其分类(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2016·泰州高一检测)悬浊液、乳浊液、溶液和胶体都是()【导学号:76220085】A.稳定的液体B.透明的液体C.混合物D.都有丁达尔效应【解析】悬浊液、乳浊液、溶液和胶体均属于分散系,是混合物,C正确;悬浊液、乳浊液很不稳定,分散质将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下来,形成沉淀或分层,A错误;悬浊液、乳浊液均是不透明的液体,溶液和胶体是透明的液体,B错误;只有胶体才有丁达尔效应,D错误。【答案】C2.(2016·福州高一检测)下列有关分散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食盐溶液静置后会分层,下层比上层咸B.悬浊液中一定不含直径小于10-9m的微粒C.加热溶液和胶体,溶液中不会析出晶体,胶体因凝聚而析出D.Al(OH)3胶体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沉降,达到净水目的【解析】A项,食盐溶液不分层;B项,悬浊液属于分散系,其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9m,分散剂粒子直径可能小于10-9m;C项,加热溶液也可能析出晶体。【答案】D3.(2016·衡水上学期质量调研)有人设想将碳酸钙通过特殊的加工方法使之变为纳米碳酸钙(即碳酸钙粒子直径是纳米级),这将引起建筑材料的性能发生巨变。下列关于纳米碳酸钙的推测可能正确的是()【导学号:76220086】A.纳米碳酸钙是与胶体相似的分散系B.纳米碳酸钙会产生丁达尔效应C.纳米碳酸钙化学性质已与原来碳酸钙完全不同D.纳米碳酸钙的粒子能透过滤纸【解析】纳米碳酸钙因为不是分散系因此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化学性质和碳酸钙完全相同,纳米碳酸钙的粒子和胶体微粒直径大小相当,能透过滤纸。【答案】D4.我们常用“往伤口上撒盐”来比喻某些人乘人之危的行为,其实从化学的角度来说,“往伤口上撒盐”也有科学道理。那么,这种做法的化学原理是()A.胶体的电泳B.血液的氧化还原反应C.血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D.胶体的聚沉【解析】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是电解质,血液是胶体,其胶体粒子带电荷,往伤口上撒盐会使血液发生聚沉。【答案】D5.“纳米材料”是指粒子直径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之间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具有的性质是()【导学号:76220087】A.能全部透过半透膜B.具有丁达尔效应C.所得液体一定能导电D.所得物质一定为悬浊液或乳浊液【解析】胶体是指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但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有些胶体粒子不带电荷。【答案】B6.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能形成溶液的是()A.粉笔灰B.冰块C.食盐D.色拉油【解析】粉笔灰不溶于水,形成悬浊液;冰块是固态的水,融化后是纯净物,不是溶液;食盐溶于水形成氯化钠溶液;色拉油不溶于水,形成乳浊液。【答案】C7.(2016·柳州高一检测)歌词“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中“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导学号:76220088】A.溶液B.悬浊液C.乳浊液D.胶体【答案】D8.(2016·常州高一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丁达尔效应不是胶体特有的现象,溶液与浊液也有B.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有丁达尔效应,而其他分散系没有C.胶体粒子的直径小于10-9mD.丁达尔效应可用于鉴别胶体和溶液【解析】A项,溶液与浊液无丁达尔效应;B项,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C项,胶体粒子大小在10-9~10-7m。【答案】D9.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导学号:76220089】A.都能透过滤纸B.都呈红褐色C.具有相同的微粒直径D.都存在丁达尔效应【解析】溶液和胶体均能透过滤纸,浊液不可以,A正确;FeCl3溶液呈棕黄色,Fe(OH)3胶体为红褐色,二者颜色不同,B错误;微粒直径:胶体>溶液,C错误;只有胶体才有丁达尔效应,D错误。【答案】A10.下列应用或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没有关系的是()A.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束光亮的“通路”B.FeCl3溶液可以净水C.在CuCl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现沉淀D.清晨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林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美丽的光线)【解析】CuCl2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Cu(OH)2沉淀,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答案】C11.用白磷还原法可制得一种金的分散系,该分散系在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