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12课1.(2020·北京朝阳)北宋张载说:“圣人苟不用思虑忧患以经世,则何用圣人?”意思是说如果圣人之学不是为排除国家民族之忧患而立,那么,这种圣人之学是没有用的。其体现的主旨是(C)A.格物致知、探究天理B.虚心求知、择善而从C.学贵有用、经世致用D.以德育人、博学精思[解析]据材料“意思是说如果圣人之学不是为排除国家民族之忧患而立,那么,这种圣人之学是没有用的”可知,张载主张要学以致用,C项正确;A、B、D各项均与此不符。2.《朱子语类》载:“且以饮食言之,凡饥渴而欲得饮食以充其饱且足者,皆人心也。然必有义理存焉。有可以食,有不可食……”这意味着朱熹(B)A.认为人性本质是恶B.肯定人正当的欲求C.倡导适当放纵私欲D.特别关注百姓生计[解析]材料说明人的饥渴要进行饮食属于人的正常心理,但是这种心理可以以理为依据,体现出朱熹对于人性正当欲求的肯定,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说明人性的本质是恶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中“有可以食,有不可食”说明可以随着人性需要进行,不是倡导放纵私欲,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对于百姓生计的关注,故D项错误。3.南宋诗人陆游在《历代诗馀》中评论某宋代词人时说:“公非不能歌,但豪放……诸歌词之,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他所评论的词人应是(D)A.柳永B.李清照C.关汉卿D.苏轼[解析]陆游认为该词人“但豪放”,说明该词人属于豪放派,故选D项。李清照和柳永词属于婉约派词人不是豪放派,不选A、B两项。关汉卿是元朝人,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作品描绘了秋天旅人漂泊异乡的愁绪。在文学形式上,它属于(D)A.汉赋B.唐诗C.宋词D.元曲[解析]本题考查元朝的主要文学形式元曲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这是元朝戏剧家马致远的代表作。故正确答案为D项。5.(2020·北京朝阳)后人评价“有元一代制度,莫善于历”。其杰出贡献者是(C)A.沈括B.毕昇C.郭守敬D.王祯[解析]据材料“有元一代制度,莫善于历”可知,元代的历法是出于郭守敬《授时历》,C项正确;沈括是北宋时期的科学家,A项与题意不符;毕昇是北宋时期的人物,与题意不符,B项错误;王祯是元代的农学家,D项与题意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