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面是新中国某一历史时期的宣传画,它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C)A.“一五”计划B.三大改造C.“大跃进”D.人民公社化运动解析:宣传画强调“不到十五年,就要超过英国”体现了“大跃进”时期的“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的特征,C项符合题意。2.下图是一幅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的宣传画,该画直接反映出我国当时(C)A.土地改革已经完成B.“一五”建设成就显著C.农业领域浮夸风盛行D.乡镇企业普遍建立解析:根据材料信息“20世纪50年代末期”“一个萝卜千斤重,两条毛驴拉不动”可知,当时农业领域浮夸风盛行,故C项正确。3.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一些农村地区吹哨上工,当时出现“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的现象。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A.农村的生产关系中出现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环节B.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C.经济建设的速度超越了客观规律D.这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解析:抓住题干时间“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吹哨上工”反映了一些农村的农民劳动生产积极性不高,这表明农村的生产关系中出现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环节。4.阅读下列国民经济发展统计表,对其解读正确的是(B)时间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在总产值中的比例1957年43.3%31.2%25.5%1960年21.8%26.1%52.1%增长率-22.8%47%223%A.“一五”计划取得重大成就B.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C.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D.人民公社化运动推动工业发展解析:三年经济困难中农业经济严重衰退、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故B项正确。5.2006年4月19日,某报纸刊登一篇题为《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的文章中指出:“今年的五月十六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四十年前的这一天,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政治运动爆发了。它无论是从广度还是深度上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害超越了任何一场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浩劫。”导致此浩劫的主要原因是(C)A.国际形势的日益恶化B.反党集团的推动和利用C.指导思想出现重大失误D.个人崇拜的发展和推动解析:根据“四十年前”的提示可知,指的是“文化大革命”,而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左”倾错误。6.“文化大革命”期间,哪种情况或言行可能不会遭到批判(C)A.收听“美国之音”“莫斯科广播电台”B.讨论朝鲜战争中全军被俘的志愿军180师C.宣扬“中国会出现资本主义复辟”D.发表《太阳为什么有黑子?》的文章解析:“文革”期间实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因此收听“美国之音”“莫斯科广播电台”肯定会遭到批判,故A项不符合题意;“文化大革命”期间,讨论“被俘的志愿军”会遭到批判,故B项不符合题意;宣扬“中国会出现资本主义复辟”,主张阶级斗争,符合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故C项符合题意;发表《太阳为什么有黑子?》的文章有攻击毛主席之嫌,可能会遭到批判,故D项不符合题意。7.中国人起名往往追逐时代潮流,因而带有时代的烙印。比如:“大跃进”时期,许多人起名叫“超英”“卫星”“红旗”等。依此类推,与“卫红”“卫东”等名字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C)A.新中国成立B.抗美援朝C.“文化大革命”D.解放战争解析:“卫红”“卫东”等名字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特色名字,是保卫红色政权、保卫毛泽东之意,故选C。8.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曾对印尼代表团说:“美国是看不起我们的,英国是看不起我们的。法国、联邦德国、日本、苏联这些国家他们都看不起我们。这个看不起是有理由的,因为他们的东西多,技术先进。”基于这一认识,中国政府(A)A.加紧核武器技术的研制B.主动加入不结盟运动C.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D.实行“科教兴国”战略解析: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和国际影响力,符合“20世纪60年代”“这些国家它们都看不起我们。这个看不起是有理由的,因为他们的东西多,技术先进”的时代背景,故A项正确。9.1964年10月,境外媒体报道:“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要求接纳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呼声将会更加高涨,中国进入联合国的理由也会愈加充分。”材料表明中国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