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陶行知教育理念的体会姓名:陈维维学校:双甸高级中学地址:江苏省如东县双甸镇育才路邮编:226404联系电话:139627107041学习陶行知教育理念的体会摘要: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展开了。作为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先驱的陶行知,他的许多教育思想,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关键词:榜样思想创新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他一生提出了许多教育思想,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他的教育思想经历了沧桑岁月的洗礼之后,还是那样光彩夺目、熠熠生辉,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下面就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一、从小事做起、注重榜样的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的一个表率作用,抵过说上一百句、一千句。学生善于模仿,可塑性强。榜样对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可以使学生改变认识,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在教室里,看到地上有纸屑,我就会叫学生某某把纸屑捡起来,学生虽然执行了老师的命令,但是很不情愿的。一段时间,地上的纸屑并没有减少多少。后来,我看到纸屑,自己主动捡起来,通过老师自己的示范作用,一个月后,同学们看到地上有纸屑,都纷纷捡起来了,从此以后,教室里基本上没有乱认乱丢的垃圾。特级教师薛法根参加江苏省第十二届“金帆杯”大型教育科研活动时,讲了他所在的吴江盛泽小学的案例。盛泽小学的学生见了老师不打招呼,他就站在校门口主动向来学校上学的学生打招呼“你早!”,放学时“再见!”。一开始学生非常不习惯他这种做法,学生见到他,就远远的绕过他走了。后来,他干脆就站学校大门中央,向学生主动打招呼,这样学生就绕不过他,在他打招呼后,也开始回应了。他坚持这样做了一个学期,第二学期,盛泽小学的学生只要见到老师就主动打招呼。以老师的示范作用来感染学生,比纯粹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在教学中,给学生讲科学家的故事,让学生知道科学家是如何克服各种困难,刻苦钻研,为民族,为科学献身。如在教学《纯碱的生产》一节时,可以向学生介绍“侯氏制碱法”。中国化工之父侯德榜自幼热爱祖国,勤奋学习,在美国留学八年获得博士学位,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毅然回到祖国,建起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永利碱厂。“七七事变”,天津沦陷,日本鬼子威逼永利碱厂与之合作,遭到侯德榜先生的断然拒绝。侯先生后来率众到四川,筹建了川厂。在他的艰苦摸索和不断试验下,“侯氏制碱法”终于问世并名扬中外,而且把生产技术无偿公布于世,为中华民族争得了荣誉。1974年,在他生命的最后,立下遗嘱,决定把自己最珍贵的藏书捐献给国家。二、扎根农村,献身教育现在的社会是一个浮华的社会,多元化的思潮冲击着每一个人的思想。作为教师,我们更要努力淡薄功利,淡化金钱的欲望,以平常的心态教书育人,以毕生的精力献身农村教育事业。我们要学习陶行知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农村学校教育设施,工资待遇,学生成绩基础等方面,是城镇学校无法比拟的,一些优质的教育资源基本上被名校,城镇学校所垄断。农村孩子的出路,就靠教育,没有教育,农村孩子的发展成才成为空谈。农村教育是农村孩子改变命运的途径,也农村发展稳定的基础。没有农村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何从谈起。农村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实现小康社会2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一方面,我们要为培养较高层次的人才,为他们继续深造打下基础,另一方面,我们要为各行各业培养吃苦耐劳的普通劳动者。这就要求我们从事农村教育的老师,在艰苦的条件下,以满腔的热情,博大的胸怀,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坚守自己的岗位,为农村教育事业奋斗终身。如果组织需要,我们要义无反顾的到西部,支持那里的教育事业,为西部大开发,做一点应有的贡献。三、在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基础教育的德育目标既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教育的目的并不单纯在于知识的灌输,而更在于铸就一种振奋向上的民族精神。当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