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豹》教学设计(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本课17个生字,会写其中的14个。正确读写“荒芜、巫婆、打扮、旱灾、绸褂、徒弟、麻烦、求饶、渠道、灌溉”等词语。2.能力目标习本文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积累生动形象的语言。3.情感目标了解西门豹破除迷信的方法及其巧妙之处,并受到尊重科学,为老百姓办好事等品德修养方面的教育。教学媒体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目的:1.认识本课17个生字,会写其中的14个。正确读写“荒芜、巫婆、打扮、旱灾、绸褂、徒弟、麻烦、求饶、渠道、灌溉”等词语。2.初读课文,知道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二、教学重难点:掌握课文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出示课题: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15课(板书课题:西门豹),大家齐读课题(学生齐读:西门豹)。西门豹,姓“西门”是个复姓,叫“豹”,是战国时期魏国人。他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立下赫赫战功,同时,他又是一个无神论者。在他为官期间,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西门豹在邺当地方官时为百姓做的一件好事。(二)学习新知: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一类生字要求会写)理解字义(1)学生自己初读课文,自学生字。(2)课堂反馈自学情况。①指名读生字:抽读17张生字卡和10个词语。②正音:③分析字形结构,记忆生字。褂:注意中间部分:上面是一个土字,下面是一个提土,不要写成“谁”字的右边。饶:字的右边不要多点儿,可以与形近字比较记住它,如:绕、晓等。渠:是上下结构,木字旁。灌:是左右结构,三点水旁。④理解词语:(可用查字典法、近义词理解法、反义词理解法)巫婆:以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女人。官绅:指旧时候地方上有权有势的人。人烟稀少:指住户人家很少。荒芜:田地因无人管理而长满野草。提心吊胆:心和胆都好像悬着没有着落。面如土色:脸色和土的颜色一样没有血色。2.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⑴带着问题读课文。默读课文,然后标序号,再想想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⑵小组交流。⑶班级交流,了解写作顺序。起因(第1~9自然段):讲西门豹到邺这个地方,了解到给河伯娶媳妇和旱灾造成了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板书:摸清底细经过(第10~15自然段):讲在河伯娶媳妇那天,西门豹以那位姑娘不漂亮为由,把巫婆和官绅头子先后投入漳河。惩治了官绅巫婆,教育了百姓。板书:破除迷信结果(第16自然段):讲西门豹发动百姓开渠引水,灌溉田地,邺地每年都有好收成。板书:兴修水利3.总结:课文先讲起因(略),再讲经过(略),最后讲结果(略),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组段成篇的。4.布置作业:⑴抄写生字、新词。⑵熟读课文。四、板书设计:第二课时一、教学目的:1.朗读课文,能按顺序运用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复述课文。2.了解课文内容,弄清事情的起因、结果、结果,了解西门豹破除迷信的方法及其巧妙之处,并受到尊重科学,为老百姓办好事等品德修养方面的教育。3.学习本文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积累生动形象的语言。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西门豹惩办首恶,教育百姓的经过。教学难点:西门豹破除为“河伯娶媳妇”这一迷信的办法妙在哪里。三、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板书同上节课)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课文主要讲了西门豹在邺地,破除了为河伯娶媳妇的迷信做法,惩治首恶,为民除害,及兴修水利的事。这个故事能流传至今,无论在它的思想教育,还是它的语言方面,都有精妙之处。今天我们就共同回到战国时期的魏国邺地,目睹西门豹破除为河伯娶媳妇的迷信做法的全过程吧!(二)学习新知:1.学习第1-9自然段。(1)自学要求:①小声读:1-9自然段。②画一画:西门豹几次问话的内容。③读一读:老大爷是怎样回答的。④想一想:西门豹到邺之后是怎样摸清底细的?从哪里看出西门豹的调查工作很细致、很周密?(2)自学后,小组合作学习,然后班级交流汇报。西门豹来到邺地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是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