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略读与浏览是略读课教学的逻辑起点在新课程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略读课与精读课并重,都是基本课型。人教版国标本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安排略读课文,32篇课文中有8篇略读,占总数的25%;到了四年级上册,32篇课文中有14篇略读,约占总数的44%;五、六年级则是五五分成,精读、略读各占50%。可见,略读课是多么重要。略读课如此重要,它教学的逻辑起点在哪里?课标虽没有明确的阐述,但是从“评价建议”还是可以看出端倪:“评价略读,重在考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评价浏览能力,重在考察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根据这一表述,可以确定略读课中的略读教学,就是引导学生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的教学;略读课浏览的教学,就是引导学生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的教学。学习略读与浏览的阅读方法,是略读课教学的逻辑起点。那么,怎么把略读与浏览作为略读课教学的逻辑起点呢?下面就结合全国第七次阅读教学观摩会浙江王春英老师《猴王出世》的课例做个探讨。一、在教学目标中把握略读课教学的逻辑起点(一)从课程目标、课型特点和“自读提示”把握略读课逻辑起点把略读与浏览作为略读课的逻辑起点,必须从教学目标开始。可以从课程目标、课型特点和“自读提示”三方面去做综合考虑。1、从学段目标把握略读课的逻辑起点学段第二学段第三学段课程标准的表述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第二学段的“学习略读”,从阅读结果的把握上说是“初知文章大意”,假如是着力于品味语言、学习表达,则是这一学段略读课教学的越位。从阅读方法来说,是初步学习正确的略读方法,假如着力于精读方法在略读课中的应用,也是这一学段略读课教学的越位。第三学段是在继续学习略读的基础上“学习浏览”,阅读结果是搜集到所需要的信息,包括事实信息、情感信息,审美信息和表达方法的信息。假如把揣摩语言与学习表达作为教学重点,则是这一学段略读课教学的越位。2、从略读课特点把握略读课教学的逻辑起点略读课的特点是什么?略读课怎么教?人教版国标本教材主编崔峦曾多次论及,比如,他在《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学》指出“略读,即粗略的、不进行深究的阅读。这种阅读方法旨在通过比较快的阅读,粗知文章大意。”“略读更接近于平常读书、读文章,以了解大致内容为主要日的。”“浏览,指大略地看。多用于平时消遣性阅读,如读报、看杂志、上网,以增加知识、见闻。浏览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即根据需要搜集信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目标之一,是使学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要具备这样的能力,就必须学会浏览:根据需要快速地看,可以先看标题,再看课文;可以一目十行进行跳读,与需要无关的略去不看,相关的比较认真地看,并对信息进行处理、加工,为我所用。在信息社会,浏览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方法,也是一种有用的阅读能力,高年级的阅读教学应予以重视”;又如,2006年春季他在人教版教材培训会上的讲话指出:“略读课更需整体把握,不宜肢解课文。建议采取几遍读的方法。如,一读,读对读通,目诵心惟二读,画画批批,粗知大意;三读,交流收获(可以是受到教育启发的,可以是好词佳句的,可以是文章写法的,可以是读书方法的),积累语言。”我们要从教材主编那里把握略读课教学的逻辑起点,略读课,学生要学习略读、浏览的策略与方法。学习精读,不能作为略读课教学的逻辑起点。3、从“自读提示”把握略读课教学逻辑起点略读课课文前面的“自读提示”,根据具体的课文提示要达到的阅读结果,以及如何运用略读与浏览的方法。比如,《猴王出世》的“自读提示”是,“认真阅读课文,看看石猴是从哪里来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把不懂的地方画下来,跟同学、老师讨论”,其所要提示的教学目标是,略读结果是事实信息的筛选——石猴是从哪里来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所要提示的阅读方法是,运用略读与浏览的方法找出不懂的地方,和同学讨论。从“自读提示”把握略读课教学的逻辑起点,是更为直接的方法。(二)对王春燕老师课例逻辑起点的分析与修改建议1、王春燕老师课例的逻辑起点与修改建议课文王春燕课例教学目标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