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22、理想的风筝共几课时2施教日期2014.04.30第几课时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梳理清楚作者“现实—回忆—现实”的篇章构思;了解作者回忆了刘老师的哪几件事,会用小标题概括,并知道事情之间的内在关联。2.迁移学习作者“触景思人”的写作方法。教学重难点了解作者回忆了刘老师的哪几件事,会用小标题概括,并知道事情之间的内在关联。迁移学习作者“触景思人”的写作方法。教学资源课件、作业单预习设计1.把课文读熟练,将多音字“翘”与“转”,以及“一”和“不”的变音读正确。2.理解词语:天穹、酸涩、快意、扶摇直上、倘若、功德无量3.查阅资料,了解作者苏叔阳。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2分钟1.说说这是什么样的风筝。(脸谱、龙、乌龟、瓦片儿、蜈蚣、燕子)2.齐读课题。第二板块:8分钟1.看拼音,写词语。风筝蜈蚣眯眼倘若连翘花集体校对。齐读生词。2.翘首(qiáoshǒu)预设:翘翘板、翘尾巴3、一转zhuàn转zhuǎn向旋转zhuǎn每转zhuàn一次一、导入新课1.春风送暖,百花争艳,正是放飞风筝的好时节。瞧,这是什么样的风筝?2.这一只只放飞风筝,勾起了作者不尽的回忆与深深的思念。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当代著名作家苏叔阳写的——理想的风筝!(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检查预习1.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一课,现在我们来检测一下。“看拼音,写词语”——老师在屏幕上出示一个词语的拼音,你们就在“作业单”上的田字格里依次写出词语。fēnɡzhēnɡwúɡōnɡmīyǎntǎnɡruòliánqiáohuā☆全对的同学举手,很好。写错的订正在旁边。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词语是学习课文的第一关,必须读准、记牢。2.刚才默写的“连翘花”的“翘”读“qiáo”,还记得曾经学过的课文《灰椋鸟》中的“翘首”该怎么读吗?“翘”还有一个读音是——(?),组词。3.有一段话中“转”这个多音字出现得特别多,你能读正确吗?出示:逢到要写板书的时候,他用圆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而他每转一次,就引起同学们一阵激动的心跳。1第三板块:13分钟1.预设:写人。刘老师。要写出人物的品质、特点;要用具体事例来表现。2.根据学程单自主学习。出示学程单1:①课文写了刘老师的四件事,分别在第四、第五、第八、第九自然段里,边默读边思考,填写表格:序号自然段小标题1第四2第五3第八4第九时间:2分钟②小组交流,充分说明理由,达成共识。(最后由组长汇报交流。)时间:2分钟3.交流展示。☆第四:笑谈腿疾☆第五:转写板书☆第八:乐放风筝☆第九:跳追线端4、我的发现:构思匠心独具☆两件课上,两件课余;5.探究“事例的关联”(1)内在的关联。预设:刘老师是个乐观、顽强的人。课上的两个事例也体现了刘老师是个乐观、顽强的人。小结:“zhuàn”表示绕着某物移动,打转;“zhuǎn”表示改变方向、位置等。三、知事例,明构思1.让我们再来读读课题——理想的风筝。考考你:这篇课文是专门写风筝的,还是写人的?主人公是谁?写人的文章要注意些什么?(板书:特点、事例)2.课文写了刘老师的四件事,分别在第四、第五、第八、第九自然段里。请根据学程单自主学习。(默读,在作业单上填写)3.交流展示。☆刘老师谈腿疾时的神态是——笑。☆刘老师写板书时特别的动作是——转☆刘老师放飞风筝的心情是——乐☆刘老师追赶线端时也有特别的动作——跳4、作者写了四个事例,两个事例发生在课上,两个故事发生在课余。你觉得是巧合还是作者有意的安排?(有意的。)是啊,有意的安排,这就叫构思。5、探究“事例的关联”(1)内在的关联。(指板书)课文题目是“理想的风筝”,显然,“乐放风筝”“跳追线端”很切题。而课上的事例,肯定有很多,作者选了“笑谈腿疾”“转写板书”。请问,能不能换成刘老师关心同学、博学多才,或者会弹琴、会画画呢?不急,让我们默读第八、第九自然段。“乐放风2(2)事例的衔接。预设:★“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