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以思想风采为专题(演讲、书信)(一)达成目标1、知识与能力:领会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品味不同场合、不同背景下口语运用的技巧;掌握演讲辞和书信的写法。2、过程与方法:增强自主朗读,学习在语境中掌握文章句义和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人类精英活跃思维、丰富的情感和闪光的思想。(二)各课基本内容《敬业与乐业》(演讲辞)表达作者的从业观和人生的价值取向。《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文章对人类先贤的礼赞,对思想与人格力量的颂扬,对人类正义和良知的呼唤。《傅雷家书两侧》分别写儿子消沉苦闷和欣喜成功两事,并从两方面表达傅雷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对儿子的殷切期望。《致女儿的信》作者在信中对女儿爱情启蒙,并感受“爱情”的真谛。(三)单元教学要求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积累词句,把握好口语和书面语特征,掌握演讲稿和书信写法。(四)综合性学习内容: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形成良好的品格。形式:通过主题演讲会,学会写讲稿、书信,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目标:通过“微笑着面对生活”的主题演讲会,交流人生体验,养成良好品格,树立高尚情操。5敬业与乐业梁启超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1.积累“征引、旁骛、敬业乐群、断章取义、不二法门”等词语。2.积累记诵文中的经典语句、格言。3.体会演讲的口语特色。能力目标1.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2.初步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3.揣摩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行文特点。情感目标感受梁启超对人生与事业关系的宣讲,培养科学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教学重点1.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2.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教学难点真切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旨意。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步骤第1课时一、导语设计俗话说:人各有志同学们即将初中毕业,老师很想知道大家以后想从事什么工作……到时,你拥有了一份属于你自己的职业,你是否会因为是做家政而自卑地抬不起头或者因为是个官员就趾高气扬?或者当你不喜欢自己的工作时就轻易地选择“跳槽”?我们究竟该怎样去看待自己的职业,这里有一篇文章《敬业与乐业》或许会给我们极大的启示二、资料助读1.作者简介梁启超(1873~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子、哀时客、饮冰室主人、自由斋主人等,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他一生著述宏富,主要著作《清代学术概论》、《墨子学案》、《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屈原研究》等均收入《饮冰室合集》(148卷,1000余万字)。《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2.演讲的基本知识提示: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要求:①认清对象。确立主旨。这里讲的是针对性。演讲是直接面对听众交流思想和感情,所以必须了解听众对象,认清环境场合,明确演讲的主旨。“到2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对于演讲尤为重要。②思路清晰,节奏明快。③感情充沛,例证动人。④语言准确,形象生动。3.关于议论文的常识(1)表达方式:议论(2)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论点:作者的见解和主张。①一个中心论点。②有的有几个分论点,用来补充证明中心论点。论据:提出论点的理由和根据。①事实论据:具体事例、概括事实、统计数字、亲身经历等。②道理论据:名人名言、谚语、古代文献、经典著作、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等。论证: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常见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①举例论证:典型事例。②道理论证:经典著作的精辟见解、名人名言、公认的科学原理、定理、公式等。③比喻论证:打比方。④对比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