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与灭火》教学课例溪头中心学校叶嘉珠【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燃烧的现象,知道物质燃烧的条件;(2)能利用物质燃烧的条件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燃烧与灭火的现象;(3)了解灭火的原理,学会常见的灭火方法;(4)能利用灭火的原理与方法,处理一些突发的燃烧失控情况。2.过程与方法(1)尝试利用网络进行搜集材料、分析材料,进行科学的探究。(2)引导学生根据所提出的问题,结合已有生活经验与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探究方案.并能用实验在地验证自己的方案;(3)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归纳,让学生亲身体会知识的获取过程与方法;进一步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与方法,学会科学探究的思考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燃烧为人类文明进步、社会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以及燃烧失控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危害。从而辨证的认识燃烧,激发只有深入了解燃烧,才能使其为人类造福的意识;(2)通过探究“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与方法”初步形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学生认知情况分析】1、学生对生活中的燃烧现象比较熟悉,且在前面的化学学习中已经了解了部分物质的燃烧情况,对燃烧的条件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2、学生对灭火的方法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重点与难点】1、燃烧的条件的自主探究2、灭火的原理与方法探究;3、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4、燃烧条件的探究与灭火原理与方法的应用。【教学器材】过氧化氢分解的发生装置、白磷、红磷、热水、薄铜片、烧杯、蜡烛、火柴、打火机、酒精、棉花、小石块、镊子、简易灭火器、玻璃片(大点)、碎纸片、实物灭火器。【教学策略】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化学学习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因此将本节课设计为让学生亲历由录像将学生带入情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不同的活动,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并充分利用网络、图片、录像、以及FLASH课件等多种教学手段以达到教学目标。由情景中提出问题→针对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与假设→根据实验事实作出正确结论→对整个过程进行反思与评价,这些要素所组成科学探究过程,使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在学生经历这一“做科学”过程后,用灭火的实例录像将学生带入应用知识解决社会生活实际问题的情景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将灭火器的种类,使用方法等制成动画,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言】当你听到“火”这个字眼时,你会想到什么呢?是在寒冷的黑夜燃起的温暖的篝火,还是使房屋变成一堆废墟的大火呢?【创设情景】播放一段录像:(1)神州五号飞船的发射升空(2)火灾场面【提问】看完短片和图片后,你对火有了怎样的认识?观察,思考老师的提问。举例:1、2008年奥运圣火将在北京点然,这表明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信任,举国上下为之欢腾,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奥运圣火,他不仅仅是一束火,更是体现奥运的精神------友谊、和平。2、“神州六号”在巨大的火焰推动下,胜利飞入太空进入预定轨。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了神六升空的全过程,举国上下为之振奋。3、1987年5月6日大兴安岭火灾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的巨大损失。引入新课【学生思考并回答】火的功与过。火的利用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它除了给人类带来光明、温暖、可口的食物还有和平和科技的进步。然而火一旦失去控制,也会带来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那我们应该怎样才能让火更好的为人类造福呢?【演示】擦燃一根火柴,将火柴随手丢弃(在桌面上放一玻璃,玻璃上堆几张纸,造成失火,然后用简易灭火器扑灭)指导学生灭火【过渡】幸好同学们及时发现火情,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我们有责任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与方法进行研究。1、参与小组活动并指导学生实验,宏观了解学生的实验进展。2、与同学一起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完成实验报告。3、组织学生交流和讨论,初步得出燃烧所需要的条件。活动与探究一:(约8min)1、分组实验(1)用镊子分别夹取一根小木条和一块小石子,在酒精灯上点燃...